[发明专利]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2350.3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清;向朝建;陈忠平;朱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5 | 分类号: | B22D11/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合金 元素 铜合金 真空 水平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非真空水平连铸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些含易氧化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如Cu-Cr-Zr、CuTi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Cu-Cr-Zr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引线框架、电气化铁路机车导线、大型结晶器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CuTi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弹性性能,是理想的高强、高弹环保铜合金材料。
目前工业生产中Cu-Cr-Zr、CuTi合金的制备普遍采用真空熔炼方法,真空制备生产方式存在如下问题:①真空熔炼设备投资较大,设备占地面积较大;②采用真空设备进行半连续铸造,铸造过程需要真空,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限制了Cu-Cr-Zr等合金的产业化生产与应用。
近几年,国内也开始研究Cu-Cr-Zr、CuTi合金非真空技术,相关的报道和专利也层出不穷,但对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如>1t熔炼炉)的设备和方法较少提及。如今铜加工行业及下游应用市场的反馈信息表明,Cu-Cr-Zr、CuTi合金非真空制备技术推广及其产品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制备较大卷中的含易氧化金属元素的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装置,包括熔炼炉、保温炉和结晶器,结晶器与保温炉相衔接,特点是:所述熔炼炉为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所述保温炉为中频感应保温炉,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的流口高度高于中频感应保温炉,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的流口通过流槽与中频感应保温炉相连通;在中频感应保温炉上方安装易氧化合金元素送料装置,所述易氧化合金元素送料装置包含石墨管、耐火材质保护罩和送料轮,所述石墨管伸入中频感应保温炉中,所述送料轮与石墨管驱动连接,送料轮可驱动石墨管上下运动,在石墨管的外围安装耐火材质保护罩;另外,所述石墨管和流槽还接入保护气体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的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装置,其中,所述耐火材质保护罩接入保护气体管路。
更进一步地,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方法,特点是:首先将原料加入到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中升温,并覆盖木炭,继续加热至金属全部熔化,升温至1200℃~1400℃,除氧造渣后将熔体经流槽转移到中频感应保温炉中,流槽和中频感应保温炉中均通入保护气体,中频感应保温炉中的熔体采用木炭覆盖;在熔体从流槽转移进入中频感应保温炉的同时,将配比好的易氧化合金元素通过内充保护气体的石墨管连续送入中频感应保温炉,石墨管外围的耐火材质保护罩中亦通入保护气体,保温加热使熔体温度在1100℃~1300℃;最后进行水平连铸,铸造过程超过30分钟时进行二次合金化以稳定合金成分。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含易氧化合金元素铜合金的非真空水平连铸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气体为C0、N2、A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的混合气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在水平连续铸造设备的基础上,设置一套易氧化合金元素送料装置,有效地添加合金元素,使用覆盖剂保护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及中频感应保温炉内的熔体,采用气氛保护工艺和二次合金化工艺,实现含易氧化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的非真空连续铸造,从而实现CuCrZr、CuTi等铜合金的非真空产业化制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