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型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85546.8 申请日: 2009-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1704945A 公开(公告)日: 2010-05-12
发明(设计)人: 汪志宏;毛松林;沈福祥;叶治国;洪健;王颖;王琼;吴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 黄山永佳三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63/91 分类号: C08G63/91;C08G63/183;C08G63/80;C09D167/02;C09D5/03
代理公司: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地址: 245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合 粉末涂料 聚酯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 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粉末涂装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喜爱,特 别是美术纹理型粉末涂料,转印技术的出现,在美术纹理粉末的研究史 上有里程碑的意义。转印分为热转印和水转印两类,水转印因设备昂贵, 在粉末涂料行业中少用;热转印是根据转印纸上印刷油墨热升华转移到 底材涂膜表面上,以达到仿木材或石材等的装饰效果。其中热转印粉末 用树脂主要为聚酯树脂,而传统的聚酯树脂的涂膜的固化温度为 180-200℃,且低温固化率较低,固化膜的耐溶剂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该聚 酯树脂的涂膜低温固化率高,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包括以下组分及 含量:

聚酯树脂中酸/醇的摩尔比为1/1.05-1.20;

其中各个醇的含量分别占总醇摩尔数的百分比为:

新戊二醇           10-90mol%;

2甲基1,3丙二醇    0-45mol%;

乙二醇             0-20mol%;

二甘醇             10-25mol%;

其中各个酸的含量分别占总酸摩尔数的百分比为:

对苯二甲酸        80-100mol%;

间苯二甲酸        0-10mol%;

己二酸        0-10mol%;

偏苯三酸酐占聚酯树脂总量的10-15wt%;

复配的鎓盐类占聚酯树脂总量的0.1-1.0wt%。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 通过偏苯三酸酐支化组分的量来调整聚酯树脂的官能度,这样所得的固 化膜具有更好的表面外观,同时特殊的复配鎓盐类促进剂的应用实现了 低温(160℃)固化,故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的涂膜低温固化率高,固化膜 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转印后的转印膜清晰逼真且易撕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 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聚酯树脂的涂膜低温固化率高,固 化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酯化工序:在合成反应容器中,将釜温升至100℃,投入乙二醇、 二甘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 己二酸,封釜后在氮气氛围内逐步升温进行反应,直至不再有馏出物生 成为止,温度不超过245℃,直至反应物的酸值为5-20mgKOH/g;

b、真空工序:将上述反应物在温度为230-240℃、真空度为50mmHg 时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为1-10mgKOH/g;

c、酸化工序:将釜温降至230℃以下,加入偏苯三酸酐,再在温度 为200-220℃时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为55-85mgKOH/g;

d、真空工序:将上述反应物在温度为200-220℃、真空度约为50mmHg 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Av)为50-80mgKOH/g;

e、添加促进剂工序:在上述反应物中加入复配的鎓盐类,混合温 度为200-210℃之间,混合时间至少30分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混合型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 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的配合,在酯化工序中根据酸/醇 的摩尔比为1/1.05-1.20首先合成端羟基的线性聚酯树脂的预聚体,再 通过两步真空工序及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从而可使本发明的聚酯树脂 获得均衡的反应速率,涂膜低温固化率高,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 能,同时在酸化工序中添加的偏苯三酸酐,可调节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的 官能度,从而可使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所得的固化膜具有更好的表面外 观,再添加特殊的复配鎓盐类作为促进剂,实现了低温(160℃)固化 并且全面保证了固化膜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以及热转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佳三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佳三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