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氧化锌矿或氧化锌二次资源制取超细活性氧化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6123.8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王瑞祥;梁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红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氧化 锌矿 氧化锌 二次 资源 制取 细活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锌的制取方法,尤其是处理氧化锌矿或氧化锌二次资源制取超细活 性氧化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现有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 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醇盐水解法、溶剂挥发法等。同时我国有极其丰富 的氧化锌矿资源,但含Zn≥20%的较高品位氧化锌矿占的比例少。对于低品位氧化锌矿目前 用传统的冶金和选矿方法无法有效处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氧化锌矿或氧化锌二次资源制取超细活性氧化锌 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的工艺过程依序为:
氨性浸出:以含锌2-60%的氧化锌矿或者复杂的氧化锌二次资源为原料,在氨性体系中 进行配合浸出,过滤除渣,滤液进入下一工序;
置换净化:用锌粉对浸出的滤液进行置换净化除去杂质元素,再过滤除渣,滤液进入下 一工序;
雾化干燥:净化的滤液进行高温喷雾分解制取粉末A,尾气经冷凝、喷淋吸收返回浸出 过程配置浸出剂;
焙烧:粉末A经过焙烧成超细活性氧化锌。
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条件如下:
氨性浸出工序:浸出液成分为[NH4+]=0.5-5(mol/L),[NH3]=0.5-10(mol/L);液固 质量比为2-10∶1;浸出温度为10-50℃;浸出时间为0.3-4h;
置换净化工序:锌粉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30倍;净化温度10-50℃;时间0.5-5h;
雾化干燥工序:进口温度=100-800℃,出口温度为80-700℃;进料速度=10-100mL/min; 进料锌浓度=5-200g/L;
焙烧工序:焙烧温度=200-800℃;焙烧时间=5-180min。
在氨性浸出工序,对含锌2-5%的低品位氧化锌矿或氧化锌二次资源采用堆浸或循环浸 出方法。
雾化干燥工序在高效喷雾器中完成,喷雾器为旋转压力式雾化器、离心压力式雾化器、 组合压力式雾化器、气流式雾化器、离心式喷雾干燥器。
焙烧工序在闪蒸干燥机、沸腾炉或者马弗炉中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喷雾雾化分解和干燥过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超细粒子制备技术,具 有干燥速度快、产物纯度高、粒度和组成均匀、过程简单连续、颇具工业化潜力等优点。料 液喷雾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高温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8%的水份,完成干燥时 间仅需5-20s。由于干燥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产成品的颗粒基本上能保持液滴近似的球状, 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和溶解性。生产过程简化,操作控制方便。喷雾干燥通常用 于固含量60%以下的溶液,干燥后,不需要沉淀、过滤、干燥、粉碎和筛选,减少了生产工 序,简化了生产工艺。对于产品的粒径、松密度、水份,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变操作条件进 行调整,控制、管理都很方便。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操作人工少。净化液经过高效雾化干燥 制取粉末,不需要沉淀、过滤、干燥、破碎、制粉等工序。在高温喷雾下,制取的粉末为氧 化锌,不再需要进行焙烧。该方法流程闭路循环,废气废水排放少。雾化后高温尾气经过热 交换器合理利用,氨气采用冷凝回收再配置浸出液,余下的氨气经喷淋吸收,减轻三废排放 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和反应原理如下:
一、浸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