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8067.1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藏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藏树正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20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发动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广泛利用各种热源的新能源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有内燃机、蒸气机、汽轮机、斯特林发动机等其存在的弊端是大量的使用地下碳资源做为能源,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除斯特林发动机外其转化效率都不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各种热源且热转化率极高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的制做方法,其解决方案是:把冷媒如液氨,经过热交热器加热,使液氨变为高压气态氨,通过高压气态氨来推动单缸或多缸活塞发动机或汽轮机做功,做功后的较高温较低压气态氨,经过冷凝交换器后变为液态氨,液态氨分别流入多个贮液室内,通过调解贮液室上面的阀门,使贮液室分别与高压区连通,与低压区连通,和装满液氨待用三个状态,通过调解贮液室上的上下阀门使贮液室分别轮流处于三个状态,可使冷媒在外热交换器高压管、发动机回收管、冷疑交换器、贮液室之间形成密闭的循环系统从而完成发动机能源的不断供给,为提高发动机的独立性,为冷凝交换器提供制冷的动力也采用高压冷媒气体做为动力源,这样使发动机的独立性更强,结构更加简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利用各种外界热源如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发动机余热、煤、油等热源作为能源,发动机动力可大可小,结构简单、除发动机一次轴要求密封性强之外,其它各处密封问题都好解决;热利用效率极高,只要做好交换器保温,其外源热量除克服发动机,制冷机的摩擦做功外,几乎都转化为有用功,此发动机即可做为独立发动机使用,利用多种热源,又可配合现有内燃机使用,回收内燃机的余热,大大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还可一机多用,用于制冷,制热,此发动机一旦研发成功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新的革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原理图:图中1是外热源交换器;2是高压管;3是活塞输出轴;4是热能贮藏器;5是二次输出轴;6、7是高压管;8是控制阀;9是进气阀;10是过压保护阀;11是发动机高压管;12是活塞发动机;13是进气阀;14是出气阀;15是贮热交换器;16是出气阀;17是回收管;18、19是阀门;20是制冷发动机压缩室;21是弹簧;22是制冷发动机;23是冷凝交换器;24是节流阀;25是制冷压缩器;26是制冷机回流管,27、28是单向逆止阀;29是制冷机高压管;30是制冷机贮液室;31是阀门,32发动机贮液室;33、34、35、36、37是阀门;38是热回收交换器;
具体实施例:
本文结合原理图途述一个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具体细节包括传动,润滑、封闭等问题不难解决,本文不另加说明,只对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做以说明,新能源发动机的高压管2的一端与外热源交换器1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制冷发动机压缩室20相连通,与过压保护阀10,贮热交热器15相连通,与进气阀9、13和发动机12相连通;制冷发动机压缩室20,贮热交换器15、发动机12的另一端都与回收管17相连通;在制冷发动机压缩室20与回收管17之间设有阀门19,在发动机12与回收管17之间设有出气阀14、16,回收管17另一端与冷疑交换器23相连通,冷疑交换器23另一端经阀门31、34、36分别与各自的发动机贮液室32相连通,发动机贮液室32另一端经阀门33、35、37和高压管2与热回收交换器38相通,热回收交换器38另一端经高压管2与外热源交换器1相连通,另一端也与高压管2相连通,活塞发动机12在进气阀13、9和出气阀14、16的相互配合下推动活塞输出轴3做往复运动,同时带动势能贮藏器4、势能贮藏器4再带动二次输出轴5对外做功,制冷压缩室20在阀门19、18弹簧21的配合下带动制冷压缩器25压缩冷媒气体使气态氨变为较高压较高温度的液态氨,并在单向阀27、28的作用下,经制冷高压管29、制冷机贮液室30、热回收交换器38、节流阀24、冷凝交换器23,回流管26、单向阀27流回制冷压缩器25,并同时完成对热回收交换器38放热,对冷凝交换器23制冷的作用。
调整制阀8的大小可自动整体控制发动机的快慢;过压保护阀10可防止产生过高压力,打开阀10可单独完成向外传热;关闭气阀13、9可单独完成向外制冷作用。一机多用可用来制热、制冷和对外做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藏树正,未经藏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性材料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藻培养方法及其光生物反应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