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0214.9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东;王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 锐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位电芯 卷绕 转换 方法 | ||
1.一种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卷针机构从卷绕工位到下料工位的过程、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第二卷针机构从卷绕工位到下料工位的过程和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在从卷绕工位到下料工位的方向上定义竖直方向,在卷针中心线的方向上定义前后方向,在卷针中心线两侧的方向上定义左右方向;
第一卷针机构从卷绕工位到下料工位的过程为:第一卷针机构竖直向下运动,直接从卷绕工位移至下料工位;
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然后再以与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
第二卷针机构从卷绕工位到下料工位的过程为:第二卷针机构竖直向下运动,直接从卷绕工位移至下料工位;
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然后再以与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
以上各运动方向均指第一卷针机构和第二卷针机构各自的卷针的中心线的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中,第一卷针机构在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之后,“以与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一卷针机构竖直上升一段距离至卷绕工位的水平,然后水平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再水平向前运动至与下料工位和卷绕工位左右平齐的位置,最后水平向右运动至卷绕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中,第二卷针机构在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之后,“以与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二卷针机构竖直上升一段距离至卷绕工位的水平,然后水平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再水平向前运动至与下料工位和卷绕工位左右平齐的位置,最后水平向左运动至卷绕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中,第一卷针机构在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之后,“以与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一卷针机构水平向左运动一段距离,然后竖直上升一段距离至卷绕工位的水平,再水平向右运动至与下料工位和卷绕工位前后平齐的位置,最后水平向前运动至卷绕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中,第二卷针机构在从下料工位水平后退一段距离之后,“以与第一卷针机构从下料工位到卷绕工位的过程互不阻扰的形式运动至卷绕工位”的过程为:第二卷针机构水平向右运动一段距离,然后竖直上升一段距离至卷绕工位的水平,再水平向左运动至与下料工位和卷绕工位前后平齐的位置,最后水平向前运动至卷绕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2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使原料反应的反应器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调味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