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0326.4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洪应萍;夏文林;罗颜荣;何广松;袁挺;郑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红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开鼎;李新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一预处理系统、一生化处理系统及一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以及构成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圆环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有一调节池及一设置于所述调节池进水口处的格栅池;所述生化处理系统括有顺次连通的一厌氧池、一缺氧池及一好氧池,其中,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管路连通,其中设置有至少一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好氧池为设置有曝气装置的氧化沟结构,其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并在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至少一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污水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的回流装置;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有一气浮过滤装置、一污泥池及一清水池,其中,所述气浮过滤装置包括有一气浮装置及一过滤池,所述气浮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管路连通,且其出水口通过一配水槽而与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连通,而排泥口通过一排泥管而与所述污泥池管路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而与所述清水池管路连通,所述污泥池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泥回流至所述厌氧池中的污泥回流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纤毛状生物膜填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好氧池隔板,位于所述好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三潜水推流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有一与风机连接的布气主风管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下部的微孔曝气器,每一微孔曝气器各自通过一布气支风管而与所述布气主风管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为薄膜管式微孔曝气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分设于所述好氧池隔板的两侧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调节池隔板,位于所述调节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一潜水推流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缺氧池隔板,位于所述缺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二潜水推流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过滤装置的气浮装置和过滤池一体化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红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红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3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