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及电池帽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0656.3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2/04;H01M2/08;H01M2/20;H01M2/26;H01M2/00;H01M2/3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龚安义;彭家恩 |
地址: | 51811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结构 | ||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筒体(1),筒体(1)具有内部空腔,且一端开口;
设置在筒体空腔内的电池极组(3),所述电池极组(3)一端设有正/负极引出端子,另一端设有负/正极引出端子;
封嵌在空腔开口端的组合帽盖(2);
所述正/负极引出端子与组合帽盖(2)电连接,所述负/正极引出端子与电池筒体(1)电连接;
在筒体空腔开口端内壁还设有绝缘圈(8),所述绝缘圈(8)环绕组合帽盖(2)与电池极组(3)之间的筒体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帽盖(2)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顶板(21)、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还设有密封圈(22)包扣在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的周边,所述密封圈(22)的圆周外表面与筒体空腔开口端内壁密封,所述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间电性连接,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间电性连接,拉板(25)与所述正/负极引出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圈(8)环绕密封圈(22)与电池极组(3)之间的筒体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间还设置有热敏电阻(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2)包扣在顶板(21)、热敏电阻(23)和压力保护膜片(24)的周边。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间采用焊接连接。
6.一种电池帽盖结构,包括组合帽盖(2),用于密封电池筒体的开口并引出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圈(8),所述绝缘圈(8)位于组合帽盖下方的电池筒体内,用于对电池筒体开口端内壁绝缘防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帽盖(2)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顶板(21)、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还设有密封圈(22)包扣在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的周边,所述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间电性连接,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间电性连接,所述拉板(25)位于绝缘圈(8)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1)和压力保护膜片(24)间还设置有热敏电阻(2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2)包扣在顶板(21)、热敏电阻(23)和压力保护膜片(24)的周边。
10.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保护膜片(24)和拉板(25)间采用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6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车架生产线
- 下一篇:激光机械雕刻切割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