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式摩托车骨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0912.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庞奎;莫家君;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方 洪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骨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骑式摩托车的骨架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振动不仅影响其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着人 的乘坐舒适性和身体健康。因此,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就是摩托车在行驶过 程中使驾驶员和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中所具有的一定舒适度的能力。其中,骨 架是整个摩托车的基体,摩托车发动机及变速传动总成、转向装置、悬挂装置、 车轮等都通过骨架总成联结成一个整体。骨架不但要承载摩托车部件、乘员和 货物的重量,在不平的道路行驶时还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发动机等机构运 转等外部激励的作用。
现有骑式车的骨架总成属于传统的钢制结构,是由圆钢管和钢板焊接而成 的。整车最高车速为90Km/h,受发动机运转振动的影响,前脚蹬在时速60~ 90Km/h时振动较大,货架的后搁脚从时速30Km/h开始振动就变大,这些都极大 地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发动机振动影响的骑 式摩托车骨架总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骑式摩托车骨架总成,车头管的下部与前斜 管的上端焊接,车头管的上部与前主管的前端固定,前主管的后端焊接在中左、 右主管前部之间的连接管上,中左、右主管的前端分别与前左、右支撑管的上 部焊接,中左、右主管的后端分别与后左、右主管的中部焊接,所述前左、右 支撑管的上端固定在前主管后部的两侧面上,前左、右支撑管的下部分别与后 左、右主管的前端焊接,所述前左、右支撑管的下部之间设置有上、下横管, 其中上横管上并排焊接有两个第一支耳,下横管上并排焊接有两个第二支耳, 在所述前左、右支撑管下部的后方均设有后搁脚安装管,该后搁脚安装管的前 端与对应的前支撑管焊接,后搁脚安装管的后端通过后搁脚组合连接管与对应 的后主管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支耳与两个第二支耳之间通过支架 连接成一个整体。
由于骨架刚度对骨架总成的固有频率有很大的影响,要提高骨架总成的抗 振能力,减少对外界激励的响应就要从提高骨架的刚度着手。本发明将安装发 动机的第一支耳与第二支耳之间由支架连成一体,抗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 小发动机工作对骨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驾乘舒适性。
上述支架为敞口向前的盒状结构,该支架左右两边的侧板为钩型,且侧板 的上端与第一支耳相贴合并焊接,侧板的下端与第二支耳贴合并焊接。支架采 用盒状结构,强度可靠,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振动对骨架的影 响;支架侧板的造型与前支撑管的下部相适应,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避免 了对发动机安装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增加后搁脚安装管和后搁脚组合连接管的连接强度,减小后搁脚处的 振动,上述同一侧的后搁脚安装管、后搁脚组合连接管、后主管和前支撑管所 形成的夹角处焊接有第二加强板,后搁脚安装管与后搁脚组合连接管之间的夹 角处焊接有第三加强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增加发动机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使得前脚蹬在时速 60~90Km/h时、货架的后搁脚从时速30Km/h开始振动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 了驾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车头管1、前主管2、前斜管3、加强管4、 前左支撑管5、前右支撑管6、中左主管7、中右主管8、后左主管9、后右主管 10、连接管11、后挡泥板安装支架12、上横管13、下横管14、第一支耳15、 第二支耳16、后搁脚安装管17、后搁脚组合连接管18、连接管19、塞管20、 支架21和加强板等部件构成,其中车头管1采用圆管,位于前主管2和前斜管 3的前方,并以前低后高倾斜布置,该车头管1后侧面的下部与前斜管3的上端 焊接,前斜管3为圆管,以上端在前下端在后倾斜布置。车头管1后侧面的上 部与前主管2的前端焊接,前主管2为矩管,以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在前主管2 与前斜管3之间焊接有加强管4,加强管4为圆管,并且加强管4与前主管2之 间的夹角处焊接有第一加强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