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变距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1939.X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游 |
主分类号: | B64C27/16 | 分类号: | B64C27/16;B64C2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15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旋翼变距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翼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变距控制装 置。
背景技术
旋翼直升机在飞行时的俯仰及倾斜飞行姿态,是由周期变距的方式改变旋 翼在不同角度时的迎角来实现,飞行时的升降控制是由总桨距控制旋翼的迎角 来实现。传统的直升机旋翼迎角变化的控制装置包括旋翼、旋翼主轴杆、总桨 距滑套、扭力臂、倾斜盘、拉杆、齿轮箱,旋翼主轴杆下端伸入齿轮箱中与齿 轮箱中的齿轮组连接,旋翼主轴上端周向固定连接桨毂,旋翼安装在桨毂上, 总桨距滑套套在旋翼主轴上,倾斜盘空套在总桨距滑套外通过多个万向节连杆 与总桨距滑套连接,倾斜盘位于旋翼和齿轮箱之间,倾斜盘上端分别通过拉杆 与各个旋翼上设置的扭力臂连接,倾斜盘下端通过操纵连杆连接操纵机构,直 升机的升降及俯仰、倾斜飞行姿态的控制是通过倾斜盘来传递控制的。这种结 构的控制装置结构复杂,尤其是倾斜盘位于旋翼和齿轮箱之间设于总桨距滑套 外,倾斜盘上端通过拉杆连接旋翼的扭力臂,下端通过操纵连杆连接操纵机构, 由此占用了较大的轴向空间距离,使旋翼距齿轮箱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旋翼 主轴的轴长较长,并且齿轮箱的支撑旋翼主轴的轴承又只能在旋翼主轴的下段 与旋翼主轴配合,主轴越长,其旋转时的晃动就越大,所承受的应力也就越大, 对主轴的制作材料和加工都要求很高,导致制作成本很高。并且倾斜盘运转的 线速度很高,其润滑的要求也高,但因倾斜盘位于位于旋翼和齿轮箱之间,倾 斜盘径向又是通过万向节连杆与总桨距滑套连接,倾斜盘的上端是通过拉杆与 各个旋翼上的扭力臂连接,倾斜盘下端是通过操纵连杆连接操纵机构,这就造 成倾斜盘的润滑系统无法与齿轮箱共用,必须设置专门的润滑系统解决倾斜盘 的单独润滑,其制造成本和润滑成本也都增大。同时为保证装置运动的稳定性, 致使这种装置设计冗余大,直升机因骡驮效应导致操纵力量的需求增大,不利 于直升机的驾驶操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变 距控制装置,它以桨毂兼做主轴,能够使旋翼距变速箱之间的轴向距离缩短, 增强主轴强度,减小主轴的承受应力,并省去了倾斜盘,能降低制造难度和降 低成本,同时有利于运动件的集中润滑,降低润滑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旋翼、总桨距滑套,所述总桨距滑套设 在一主轴支撑座的腔内,主轴支撑座的腔上部为导向直孔,下部为喇叭形锥孔, 总桨距滑套上部为直柱段,该直柱段间隙配合在主轴支撑座的导向直孔中,总 桨距滑套下部沿主轴支撑座下部的喇叭形锥孔表面呈斜向延伸,用于连接总桨 距操纵机构,一用于控制周期变距的主控制杆从总桨距滑套中穿过,该主控制 杆的中段设有用于支点的球头,该球头间隙配合在总桨距滑套直柱段中设置的 球窝中,主控制杆上部伸出总桨距滑套,用于控制旋翼迎角变化的同步控制臂 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控制杆上部,主控制杆下端用于连接周期变距操纵机构,一 桨毂可转动的套在主轴支撑座外,桨毂通过一扭力传递装置与用于控制旋翼迎 角变化的同步控制臂连接,多个旋翼均布安装在桨毂上部,各旋翼安装的转臂 分别通过拉杆与用于控制旋翼迎角变化的同步控制臂连接,桨毂下部圆周设置 圆周齿,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桨毂包括套筒式主轴、上盖板,所述套筒式主轴上部设有用于安装旋 翼的径向延伸臂,各径向延伸臂上固定设置旋翼安装轴套,套筒式主轴下部圆 周设置圆周齿,上盖板设有与套筒式主轴上用于安装旋翼的径向延伸臂对应的 径向延伸臂,上盖板固定连接在套筒式主轴上后,将旋翼的根部轴杆插入旋翼 安装轴套安装在套筒式主轴上的径向延伸臂和上盖板的径向延伸臂之间。
所述套筒式主轴下部为喇叭形,套筒式主轴上部轴心设置锥形孔,该锥形 孔与喇叭孔连通构成轴孔,套筒式主轴下端的向外折转部上设置圆周齿构成主 轴齿轮。
所述套筒式主轴上部的锥形孔与主轴支撑座上螺纹连接的锥形衬套之间设 置滚针轴承,套筒式主轴下部的喇叭孔与主轴支撑座之间设置滚针轴承。
所述用于控制旋翼迎角变化的同步控制臂具有与旋翼数量相同的悬臂,这 些悬臂均布在一轴心套上,轴心套通过轴承与用于控制周期变距的主控制杆配 合。
所述扭力传递装置包括固定座、叉臂和连接臂,固定座偏心设置在桨毂上, 叉臂卡在用于控制旋翼迎角变化的同步控制臂的轴心套上,通过销轴与轴心套 周向固定连接,并形成铰接,连接臂连接在固定座和叉臂之间,连接臂的两端 分别与叉臂、固定座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游,未经李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