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隔音防爆膜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681.7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庆;周正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奥吉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C08L27/06;C08L29/14;C08K3/22;C08K5/103;B29B7/00;B29C69/02;B29C47/06;B29C59/04;B29C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4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隔音 防爆膜 及其 生产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隔热隔音防爆膜,其特征在于:由三层材料构成,中间层为聚氯乙烯,两侧面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中间层和侧面层中分别添加有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所述红外线吸收剂为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六硼化钙的混合物;
所述两侧面层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中间层聚氯乙烯的质量配比为5︰4至2:1;
所述中间层中,以聚氯乙烯质量为基准,抗氧化剂加入量为0.05%-0.5%,紫外线吸收剂加入量为0.1%-0.5%,受阻胺光稳定剂加入量为0.05%-0.6%,纳米六硼化钙的加入量为 0.06%-0.18%,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0.08%-0.8%;
所述侧面层中,以聚乙烯醇缩丁醛质量为基准,抗氧化剂加入量为0.05%-0.5%,紫外线吸收剂加入量为0.1%-0.5%,受阻胺光稳定剂加入量为0.05%-0.6%,纳米六硼化钙的加入量为 0.06%-0.18%,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0.08%-0.8%;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1mm-0.3mm,单层侧面层为0.1mm-0.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隔音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中,还加入加工助剂ACR-401,以聚氯乙烯质量为基准,加入量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隔音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层中,以聚乙烯醇缩丁醛质量为基准,还加入10%-35%的三甘醇二异辛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隔音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美国氰特公司UV-531或/和汽巴光稳定剂UV81;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为Ciba公司的生产的TINUVIN-770或/和chimassorb-944;所述抗氧化剂为Ciba公司生产的irgafos-168或irganox10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隔音防爆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按所述比例分别称取中间层和侧面层所需的原料组份;
(2)搅拌:搅拌至物料分散均匀,控制各个物料在基体中的浓度变化不超过4%;控制搅拌过程的温度不高于60℃;
(3)多层共挤:把中间层和侧面层物料分别投入两台同向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的入料口中,挤出机加料口的温度为≥100℃,中段温度为130℃-190℃,出料口温度120℃-150℃;物料经加热以及螺杆的剪切、混炼成熔融状态,然后通过换网器过滤,再通过计量泵稳压,进入分配器进行分配,中间层物料位于中间,侧面层物料在两侧,通过分配器汇合到模头,模头把物料拉伸成为三层共挤复合膜片状挤出;
(4)流延:从挤出机模头调整好厚度后出来的薄膜经过辊压花或者自然成纹;所述自然成纹是通过冷却装置控制模头的温度在130℃-140℃,当膜离开模嘴时用冷却辊进行冷却,使花纹定型;
(5)冷却:用冷风冷却,温度为15℃-20℃;
(6)卷取:牵引速度控制为1.5m/min-5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隔音防爆膜在汽车玻璃窗和建筑门窗制造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奥吉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奥吉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