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黑米中分离制备高纯度花色苷单体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94366.6 申请日: 2009-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1723996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凌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C07H17/065 分类号: C07H17/065;C07H1/08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刘孟斌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黑米 分离 制备 纯度 花色 单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黑米中分离制备高纯度花色苷单体的方 法。

【背景技术】

黑米(Oryza sativa L.indica)是有色特种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因其营养丰富,同时具有一 定的保健功效,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及东亚地区其它国家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 史。目前,在我国黑米稻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和陕西等省。在黑米成 熟过程中,种皮内会积聚大量花色苷类色素,从而使其糙米呈现出棕红色、紫红色、紫黑色 乃至黑色等颜色。除了黑米,花色苷在其他深色谷薯、浆果和蔬菜中也有广泛分布。作为一 种天然色素,花色苷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色彩鲜艳且色质好。另外,已有的研究表明,花 色苷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生物活性,是一种潜在的 医药资源。

目前较常用的花色苷分离制备方法是溶剂浸提法,通常采用酸性醇溶液进行提取,得到 的粗提物总花色苷含量多在10%~35%之间,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难于对其进行鉴定,也 限制了花色苷的开发利用。目前有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粗 提物进行纯化制备花色苷单体,但存在产量小、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提取时间相对较短、原 料和设备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的采用酸性醇溶液浸提及中压液相色谱技术从黑米中分离 制备高纯度花色苷单体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含三个主要工艺步骤:

(1)制备黑米皮:取一定量的黑米糙米,用精米机磨取黑米外层5%-8%种皮得到黑米 皮。

(2)制备黑米花色苷粗提浓缩液:称取一定量黑米皮,用60%乙醇(含有0.1%HCl) 作为浸提剂,室温下浸提2次,每次4-6h;浸提后经布氏漏斗过滤,旋转蒸发浓缩;将浓缩 液合并后用石油醚萃取去脂,弃去萃取液上层脂质溶剂,下层的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待 吸附结束,用0.01%HCl洗除杂质;用80%乙醇溶液将树脂柱上吸附的花色苷类物质洗脱下 来,收集洗脱液于45℃下旋转蒸发至无乙醇得到花色苷提取浓缩液。

(3)利用中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花色苷单体:取一定量的花色苷提取浓缩液,上反相 C18色谱柱,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洗出 液,根据所得的色谱图分别收集黑米中不同的花色苷组分,将洗脱液旋转蒸发至无甲醇,冷 冻干燥得到两种花色苷单体(纯度=95%)粉末。

所述的黑米要求成熟度较高,着色良好,其它性状达到大米国家标准(GB1354-2009) 一级大米要求。

所述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黑米皮乙醇浸提液脱脂试剂为石油醚,脱脂效果好,沸点低, 回收容易;黑米皮乙醇粗提物采用Amberlite XAD-7大孔树脂作为吸附材料,对花色苷的选 择性较好;中压液相色谱采用反相C18填料(粒径50μm)装柱,0.1%三氟乙酸水溶液和甲 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出峰时的甲醇浓 度分别为33%-35%和38%-40%,将洗脱液旋转蒸发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花色苷单体粉末。

黑米糙米在磨去米皮后,能够去掉原有的粗涩感,改善食用口感和风味;纯化设备采用中 压制备液相色谱,而非高压液相色谱或高速逆流色谱,流动相为分析纯而非色谱纯,设备要 求低,流速高,上样量大;所用试剂乙醇、石油醚和甲醇均可回收利用,环保无污染,同时 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设计简单、提取时间短、适 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从黑米中分离制备高纯度花色苷单体的方法,其工艺流程是:

第一步是制备黑米皮:选取一定量的优质黑米糙米,用精米机磨取黑米外层5%-8%种皮 得到黑米皮(即通常所说的米糠),将黑米皮分装于塑料封口袋中,避光储存于低温干燥处备 用;磨去米皮的黑米为精制黑米,具有更好的口感,可真空包装另外上市销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