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膨胀型热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7298.9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英;李忠;董德平;沈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37/48 | 分类号: | H01H37/48;H01H37/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机械制冷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微膨胀型热开关,它用于空间机械制冷系统中的备份技术中。
背景技术
空间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制冷系统提供更低的温度和更高的制冷量,为此机械制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机械制冷机存在运动部件,使其寿命受到限制,由于空间制冷机存在不可维修性,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及寿命,需要在同一系统中使用两台甚至多台制冷机,其中一台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余处于备用状态;当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或寿命终止时,另一台制冷机便开始工作。
多台制冷机直接与同一被冷部件相连,在一台制冷机工作时,其余制冷机便会带来较大的寄生热载。为此,需要在多台制冷机与被冷部件之间实现冷量传递的单向性,即冷量只能从工作的制冷机传向被冷部件,而从被冷部件传向备份制冷机的漏热尽可能少,这就需要单向冷量传递的热开关来实现。因此热开关设计的关键是确保热开关的导通热阻尽量小,断开热阻尽量大,同时具有高的可靠性。
目前,单向冷量传递的热开关主要有气隙式、记忆合金式和双向移位式,而不同型式的热开关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气隙式热开关主要是利用两导热片之间的充气和抽气来使得整个热开关两极之间的热导率有几个数量级的变化,实现热开关的闭合及断开功能。这种热开关由于在低温下导热系数较大,排气后隔热能力较强,因此其接触热阻较小,而断开热阻较大。但它要加工一个0.01mm的缝隙,以目前的工艺水平实现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气体的存在,对装置的密封要求较高。气隙式热开关主要适用于极低温环境下,如吸附式制冷,使吸附床交替的与外界热源绝热或传热。
记忆合金式热开关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进行设计的。见中国专利:02150896.8,由于其结构要求严格对称,所以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否则会导致开关不能达到性能要求,同时记忆合金的性能的不稳定使得该类型热开关的可靠性较低。
双向移位型热开关是利用材料的热胀冷缩来实现开关的性能,见中国专利:200710047625.3,由于该结构设计成两套支撑和收缩体,使得结构复杂力学稳定性下降,可靠性较低,重量较重,同时对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接触热阻小、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和可靠性高的用于空间机械制冷系统中的微膨胀型热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低温下线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设计成简单的结构,保证热开关性能的高可靠性,实现热开关在低温下导通,高温下断开的开关动作。
本发明的微膨胀型热开关,包括:导热环1、冷平台2、内筒体3、外筒体4和连接螺钉5、6。冷平台2焊接在内筒体3上,导热环1与外筒体4通过螺钉5连接,冷平台2与导热环1之间有一实现热开关导通、断开的间隙,内筒体3和外筒体4通过螺钉6连接。导热环1与制冷机的冷指柔性连接,冷平台2与探测器支撑刚性连接,当制冷机工作时,冷量通过导热环1传导给外筒体4,内筒体3和冷平台2,使得外筒体4带动导热环1向下移动,实现开关的导通,反之断开。
本发明的优点是:
微膨胀型热开关的外筒体在导通时起到实现位移的作用、在断开时起到增大断开热阻的作用;导热环直接与制冷机的冷指相连,热传输路径短,导通热阻小,仅为Cu-Cu之间的接触热阻;该型式的热开关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可降低制冷机的工作压力,减少备份系统的总漏热量。
附图说明
图1热开关在制冷机备份技术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热开关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本发明的热开关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本发明的热开关导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热环、2-冷平台、3-内筒体、4-外筒体、5和6-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a)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见图2,微膨胀型热开关为圆柱形主要包括:导热环1、冷平台2、内筒体3、外筒体4和连接螺钉5、6。
冷平台2焊接在内筒体3上,导热环1与外筒体4通过螺钉5连接,冷平台2与导热环1之间有一实现热开关导通、断开的间隙。内筒体3和外筒体4通过螺钉6实连接。
导热环1和冷平台2、采用高热导率的紫铜(T2)材料;内筒体3采用低热导率、低温下小线性膨胀系数、不会低温冷焊、低密度的超因瓦钢(4J32)材料;外筒体4采用低温下大线性膨胀系数、高弹性系数、高屈服力的铝合金(LY12)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打纬方法及打纬机构
- 下一篇:渐变式偏光液晶光阀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