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菊(菊米)茶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8947.7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县东茗菊花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陈秀兰 |
地址: | 224335 江苏省射阳县洋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菊 菊米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茶,尤其是一种乳菊(菊米)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菊花茶中的菊花一是为完全开放后采摘加工而成的;二是采摘花蕾开口时的菊花为原料,菊花完全开放或开口后的花朵都使花暴露在自然状态下,因此,都有经空气中灰尘、农药及有害的化学成份污染的可能。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缺点是:因菊花经加工一次性达到成品,成品茶有干湿不一致,有回软现象,易变色发黄霉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一种乳菊(菊米)茶及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乳菊(菊米)茶,其特征在于:该菊花茶的原料为已形成花蕾至花蕾开口前的菊花花蕾。
所述的乳菊(菊米)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已形成花蕾至花蕾开口前的菊花花蕾为原料,将原料过筛进行大小分类,清水洗净,利用农家圆盘竹笼蒸汽蒸制杀青0.5-1.5分钟,然后将经杀青的原料倒放在室外搁置的晒架上,自然冷却散去热气,接着将已散去热气的原料置于电热恒温烘箱内,进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烘干总时间控制在5-7小时范围内,在本次烘干的前1.5-2.5个小时阶段内,温度控制在80-85℃,后阶段温度控制在70-75℃;取出置于室温下30-48小时让其回软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温度控制在65-75℃范围内,烘干5-7小时,含水率控制在8-15%之间,即为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菊花含苞未放,果实鲜嫩,营养成份高,口感更优于开口花朵及花瓣完全开放时的菊花;
2、由于菊花处于含苞未放,因此,使得加工时没有花辨脱落问题,经 加工后的花蕾完整,能达到色、香、味不变;
3、由于是采摘已形成花蕾至花蕾开口前的菊花花蕾为原料,因此本发明的乳菊(菊米)茶不受开口后或开花后易受空气中灰尘及有害的化学成份的污染;
4、由于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的烘干是分二段进行,克服了现有技术成品茶的回软易变色发黄霉变现象。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乳菊(菊米)茶的原料为已形成花蕾至花蕾开口前的菊花花蕾。
本发明的乳菊(菊米)茶加工方法实施方式:
于每年的阳历10月10日至11月5日左右,从农田里采摘已形成花蕾至花蕾开口前的菊花花蕾,先进行挑选,去除发黑的、有虫斑的等缺陷的花蕾,将原料过筛进行大小分类,清水洗净,利用农家圆盘竹笼蒸汽蒸制杀青0.5-1.5分钟,然后将经杀青的原料倒放在室外搁置的晒架上,自然冷却散去热气,接着将已散去热气的原料置于电热恒温烘箱内,进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烘干总时间为5-7小时范围内,在本次烘干的前1.5-2.5个小时阶段内,温度控制在80-85℃,后阶段温度控制在70-75℃;取出置于室温下30-48小时让其回软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温度控制在65-75℃范围内,烘干5-7小时,含水率控制在8-15%之间,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县东茗菊花茶厂,未经射阳县东茗菊花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翅片式加热器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贝母花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