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素酶活性片段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99479.5 申请日: 2009-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2080068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胡红雨;李海音;郑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N9/02 分类号: C12N9/02;C12N15/53;C12Q1/68;C12Q1/66;C12Q1/04;G01N33/68;G01N21/6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范征
地址: 2000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荧光 活性 片段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Gaussia荧光素酶活性核心片段GLuc 148的改造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素酶(Luciferase)是生物体内催化荧光素或脂肪醛氧化发光的一类酶的总称。由于其独特的发光特点和检测简便、灵敏、快速,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方面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报告基因(reporter);其在发光免疫分析、活体成像、活细胞共振能量转移(BRET)及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目前研究最多且常用的荧光素酶主要是:细菌荧光素酶(Bacterial Luciferase,简称BLuc)、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和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相比而言,这些荧光素酶分子量相对较大,酶蛋白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有的在使用时需要共激活因子如ATP、Mg2+离子或Ca2+离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Gaussia荧光素酶(Gaussia Luciferase,简称GLuc)是从海洋桡脚类动物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荧光素酶,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和报道较少。GLuc不需要ATP来催化底物腔肠素(coelenterazine,CTZ)的氧化反应,且与其它发光报告基因相比还有许多如下的独特优势:

(1)GLuc的荧光信号比RLuc和FLuc高约1000倍,这使其成为更理想的转录报告因子;

(2)Gluc表达时分泌进细胞培养液中,测定不需要裂解细胞;

(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相对更稳定,为检测提供了便利;

(4)GLuc只有185个氨基酸,是所有已知荧光素酶中分子量最小的一种,便于进行性质改造和优化,未来可能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工具酶。

虽然,GLuc具有上述优点,但本领域仍然需要开发出分子量更小、可在真核细胞中非分泌型表达并产生强荧光信号的发光报告基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正是提供一种经改造的荧光素酶,其具有发光活性高、不需要辅因子、生化性质稳定、分子量更小、在真核细胞中非分泌型表达,更适合作为报告因子和荧光能量供体,应用于细胞和活体成像、高通量筛选、微生物检测等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素酶活性片段,所述活性片段的序列是Gaussia荧光素酶缺失N端37个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序列,并且所述活性片段具有与野生型Gaussia荧光素酶一致的荧光素酶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片段适于在原核或真核细胞内表达。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片段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荧光素酶活性片段的分子量为16kDa。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荧光素酶活性片段为非分泌型表达。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本发明荧光素酶活性片段的编码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序列选自:

(i)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和

(ii)在严格条件下能与SEQ ID NO:1的序列杂交的分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序列经密码子偏爱优化。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本发明的荧光素酶活性片段或其编码序列在作为报告因子、荧光能量供体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本发明的荧光素酶活性片段或其编码序列在细胞或活体成像、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微生物检测或蛋白质拓朴结构鉴定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本发明的荧光素酶活性片段或其编码序列。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还任选包含:用于测试的容器、缓冲液、底物、稀释剂和/或使用说明书。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荧光素酶活性片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得Gaussia荧光素酶缺失N端37个氨基酸残基。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缺失是通过化学合成、或使用重组技术从原核或真核宿主中产生相关序列而完成的,优选所述宿主选自:细菌、酵母、高等植物、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鉴定蛋白质拓朴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荧光素酶活性片段插入待确定其拓朴结构的蛋白质的不同位点,从而获得融合蛋白;以及

检测融合蛋白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