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莽草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827.9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江敏;贺茜;杨春皓;谢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33/56 | 分类号: | C07D333/56;C07D333/22;C07D317/54;C07D307/80;C07C69/18;C07C67/293;C07C205/45;C07C201/12;C07C49/83;C07C49/84;C07C45/61;A61K31/215;A61K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鲁云博;师杨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莽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莽草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莽草酸(shikimic acid):化学名为[3R-(3α,4α,β)]-3,4,5-三羟基-1-环己烯 -1-羧酸,为中草药木兰科八角属多种植物果实中含有的药效成分。近年来, 因其抗菌抗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邱米等,莽草 酸的研究综述,广西林业科学,2009,38,(1),45-47)。
莽草酸具有碳环糖(carbasugars)的核心结构——多官能团的环己烯结 构。目前已知多种天然产物含有该核心结构,如cyathiformines A-D和 Pericosines A-E等系列化合物。具有这种特征结构的化合物往往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如Pericosine A具有明显的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拓 朴异构酶II的作用,而且体内活性测试表明Pericosine A具有一定的抗肿瘤 作用(Yamada,T.等;Numata,A.Org.Biomol.Chem.2007,5,3979-3986)。
莽草酸途径(Shikimate Pathway)是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和高等植 物中的一条重要代谢途径(Paul M.Dewick Medicinal Natural Products:A Biosynthetic Approach,3rd Edition.pp137-186),在该途径中莽草酸在酶的作用 下可以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等,它还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 酸等3种必需芳香氨基酸的共同前体。而哺乳类动物不具有莽草酸途径,自 身不能合成芳香族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取。该特性使得莽草酸途径有可 能成为抗菌药物的靶点,尤其是抗结核药物的靶点(Senta M Kapnick & Ying Zhang,Expert Opin.Drug Discov,(2008),3(5),565-577)。目前针对该途径的 抑制剂只有(6S)-6-氟莽草酸等少数几种,而且也没有上市药物。因此设计新 型的、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莽草酸衍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新型的抗 肿瘤药物、抗菌(抗结核)药物奠定基础。
莽草酸本身存在极性大,口服不易吸收,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等缺点,限 制了其作为药物的应用。人们常将其改造为三乙酰莽草酸(种兆忠等,三乙 酰莽草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中国药学, 2000,35,(8),520-523)、异亚丙基莽草酸(王宏涛等,异亚丙基莽草酸抗 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药学学报,2002,37(4),245-248)。本申请保留了 三乙酰莽草酸的母体结构,并在羧酸位引入芳香结构的活性基团,形成一类 新型的,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莽草酸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类莽草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莽草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莽草酸类化合物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莽草 酸类化合物:
其中,
R为H或乙酰基;优选地,同时为H或同时为乙酰基;更优选地,同时 为乙酰基。
Ar为未取代的或由1-3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萘基或含有1-3个选自 N、O和S中的杂原子的5元杂环基,该5元杂环基非必需地被苯环并合; 优选地,为未取代的或由1-3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萘基、噻吩基、苯并 噻吩基或苯并呋喃基;
所述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1-C6烷氧基、硝基、苯基、 苄氧基、亚甲二氧基和C1-C4酰基中;优选地,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3烷 基、C1-C3烷氧基、硝基、苯基、苄氧基、亚甲二氧基和C1-C2酰基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莽草酸类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莽草酸类化合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其中,R和Ar的定义同上。当R=乙酰基时,为化合物c。当R=H时, 为化合物d。
反应条件:(1)回流,1-3h;(2)钯催化剂,磷酸钾,甲苯,60℃-120℃,6-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