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潘立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0105.0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浩;徐勤耀;任白燕;杨琍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3/04 | 分类号: | C07D4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伊潘立酮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伊潘立酮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工医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伊潘立酮的英文名称为ILOPERIDONE,它的化学名称为 1-[4-[3-[4-(6-Fluoro-1,2-benzisoxazol-3-yl)-1-piperidinyl]propoxy]-3-methoxyphenyl ]ethanone,该药由Titan公司转让给诺华公司,伊潘立酮是混合型多巴胺D2/5- 羟色胺5HT2A受体阻断剂,属非典型精神抑制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与目前使 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短期、长期的安全试验结果显示伊潘立酮的副作用要少 些,患者体重增加幅度较低,伊潘立酮不会诱导患者发生糖尿病,患者锥体外系 症状也较少(无静坐不能、无高催乳素血症、嗜睡发生率下降、认知能力下降较 少.文献(J.Med.Chem.1995,38,1119-1131)报道了其合成方法,化合物(7)与 化合物(4)发生N-烃化缩合反应,其合成方法如下:
其中欧洲专利EP-196132中公开了化合物(7)6-氟-3-哌啶-4-基-1,2-苯并异唑 盐酸盐的合成方法,此方法中化合物(7)是由化合物(2)的盐酸盐2,4-二氟苯基 -4-哌啶基甲酮肟盐酸盐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经过高温反应制得。
在反应过程中,临位的氟原子与肟羟基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7),但是,对位 上的氟原子也参与了反应,生成二聚物(8),该二聚物的水溶性低且不能通过再结 晶除去,因此,由于该二聚物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在合成伊潘立酮的同时,最终产 物中将还有杂质化合物(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行,收率高的伊潘立 酮新的合成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以2,4-二氟苯基(4-哌啶基)甲酮肟或其盐酸盐(2)与 1-(4-(3-氯丙基)-3-甲氧基)苯乙酮(4)为原料,使发生N-烃化缩合反应,再经关环, 得到伊潘立酮。利用化合物(2)和化合物(4)可避免杂质化合物(9)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种合成伊潘立酮的方法包括:
其特点是:
A,将化合物(2)与化合物(4),在碱性条件下进行N-烃化缩合反应,得化合 物(5)
先量取化合物(2)∶碱∶添加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1~5)∶(0.05~0.2),然后, 将化合物(2)与溶剂质量的质量比为1∶(1~50)的比例混匀后加入碱和添加剂,在 20℃至200℃下反应10-24h;化合物(2)与化合物(4)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溶剂为偶极质子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吡啶、硝基苯、 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按任何比例的混合溶剂;
所述的添加剂为碘化钠或碘化钾;
B,碱性条件下,化合物(5)在溶剂中加热条件下关环反应得到伊潘立酮(6)
先按化合物(5)∶碱=1∶(1~50)摩尔比量取,再量取化合物(5)与溶剂的质 量比为1∶(1~50),然后将上述原料混合并在20℃至200℃下反应3-10小时得伊潘 立酮(6);
所用溶剂为对本反应呈惰性的溶剂,选自水、低级醇如甲醇、乙醇、酮类如 丙酮、醚类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偶极质子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二 甲亚砜中的一种;
A、B步所用的碱为金属的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烷氧化物,氢化 物,氨化物,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甲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胺基钠中 的一种。
A步骤中化合物(2)的制备根据中国专利(CN 101245065)方法制备,具体方法 为以市售的原料2,4-二氟苯基-4-哌啶基甲酮盐酸盐(1),在三乙胺作碱无水乙醇作 溶剂条件下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得。
A步骤中化合物(4)根据文献(J.Med.Chem.32;1989;105-118)制备,具 体方法为以市售原料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3)在无水碳酸钾作碱,丙酮作溶剂, 与1-溴-3-氯丙烷反应制得。
A步骤中化合物(2)为2,4-二氟苯基(4-哌啶基)甲酮肟或其盐酸盐。
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反应条件温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桩与矩形桩V形插扣设备
- 下一篇:十字桩与矩形桩圆弧插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