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无卤低烟膨胀型阻燃聚烯烃护套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0448.7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卫;辛灵敏;吴娟;钟伟勤;徐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3/06;C08L23/08;C08L31/04;C08L33/08;C08L33/02;C08L23/16;C08L23/20;C08L51/06;C08K13/02;C08K3/34;B29B9/06;H01B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无卤低烟 膨胀 阻燃 烯烃 护套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塑性无卤低烟膨胀型阻燃聚烯烃护套塑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广泛用于能量及信息的传递,传统的阻燃电缆一般采用聚氯乙烯作为护套,但由于其含有卤素,燃烧时会放出大量卤化氢气体和浓烟,造成火灾的“二次危害”,从而加大了火灾的损失,所以需要开发无卤低烟电线电缆以满足生产、生活的安全要求。
传统的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一般采用无机阻燃剂,由于无卤阻燃材料是依赖无卤阻燃剂产生的水达到阻燃聚合物材料目的的,因此无卤阻燃剂需要达到较高的添加量,才有可能起到阻燃聚合物的作用,而高的添加量造成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和强度的大幅度下降。
膨胀型阻燃剂以磷、氮为主要成分,具有无卤、低毒、低烟等优点,而且添加量小,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阻燃剂,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膨胀型阻燃剂主要通过受热分解在表面生成多孔的膨胀炭层,起到隔绝热、氧及可燃性气体产物。但是使用膨胀型阻燃剂的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护套塑料由于树脂比例高,耐磨性差,不能满足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以及提高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热塑性无卤低烟膨胀型阻燃聚烯烃护套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出的耐磨热塑性无卤低烟膨胀型阻燃聚烯烃护套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烯烃树脂 50-80份
复配树脂 0-20份
接枝料 3-15份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10-60份
偶联剂 0.5-3份
抗氧剂 0.5-1.5份
纳米碳化硅 1-10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烯烃树脂 50-65份
复配树脂 15-20份
接枝料 3-15份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10-60份
偶联剂 0.5-3份
抗氧剂 0.5-1.5份
纳米碳化硅 1-10份
所说的聚烯烃树脂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6~0.930g/cm3)、高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41~0.960g/cm3)、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5~0.940g/cm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说的复配树脂为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5~0.940g/cm3,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880~0.910g/cm3;
所说的接枝料为聚烯烃-马来酸酐接枝料,其中聚烯烃选择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6~0.930g/cm3)、高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41~0.960g/cm3)、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5~0.940g/cm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中一种或几种。
所说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由磷酸铵类化合物、多元醇和发泡剂三者组成,三者重量比为1-6∶0.5-2∶0-2。
其中磷酸铵类化合物选自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焦磷酸、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偏磷酸铵或亚磷酸铵中的一种以上;
其中多元醇选自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丙三醇、乙二醇、环己二醇或三羟甲基甲烷中的一种以上;
其中发泡剂选自三聚氰胺、三羟基甲基三聚氰胺、六羟甲基三氰胺、三聚氰胺甲醛、乙酸铵或尿素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