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0941.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茜;袁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腔气浮止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
背景技术
气浮止推轴承是超精密测量与加工系统的关键部件,它具有清洁、无摩擦等优点。随着纳米技术、先进光学器件及集成电路等气浮止推轴承应用领域的发展,对气浮止推轴承的静态性能及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均压腔(槽)气浮止推轴承以其承载大、刚度高、耗气量小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均压腔(槽)气室体积所引发的轴承微振动危害其运动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因而,制约了气浮止推轴承精度。
传统均压腔(槽)气浮止推轴承,沿气浮滑块工作面(支撑面)法线方向的均压腔(槽)截面为矩形,轴承工作过程中,气体由节流孔射入轴承间隙,在均压腔(槽)内流体并非延平行流线流出,而是以涡流形式存在,涡流作用在轴承结构时,在结构表面产生表面压力波动,是引发轴承振动的重要因素。
发明专利“多环联结形均压槽气体静压导轨”(专利号:200710164643.X)提出一种精密气体静压导轨,在导轨(即基座)工作面(即支撑面)上,开设2个或3个相切的等径的圆环形均压槽,提高止推轴承刚度,降低气膜振幅。
发明专利“混合式螺旋动静压气体复合止推轴承”(专利号:200510009632.5)涉及一种高速、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止推轴承,在止推轴承工作面上,静压气浮供气点分布圆两侧分别开有人字形动压沟槽,在不增加气浮轴承耗气量的情况下,轴承承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轴承提高15%以上。
发明专利“Mechanical assembly of shaft and static pressure bearing”(专利号:US5800066)提出了一种多孔质、均压槽及小孔节流相结合的复合节流形式,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及静态性能。然而多孔质材料加工工艺复杂,多孔质节流气浮轴承制造难度大,国内应用较为罕见。
以上三篇专利所述均压腔(槽)截面均为矩形,无法解决均压腔(槽)内涡流引发的轴承微振动问题,使气浮轴承精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采用了渐扩的棱锥均压腔腔形,使高压气体经节流孔流入轴承间隙过程中更易沿平行流线流出,抑制节流孔附近涡流引发的轴承振动现象,降低微振动对整个运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危害。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包括至少一个气浮滑块,每个气浮滑块的支撑面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棱锥均压腔,所述支撑面与基座相对,所述棱锥均压腔的锥底面与所述支撑面齐平,所述棱锥均压腔的顶点处设有一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与设于所述气浮滑块内部的供气管路相通,所述供气管路与外部加压气源相通。
所述棱锥均压腔均布在每个气浮滑块的支撑面上。
所述棱锥均压腔为正棱锥均压腔。
所述棱锥均压腔为三棱锥均压腔、四棱锥均压腔、五棱锥均压腔或六棱锥均压腔。
所述棱锥均压腔为四棱锥均压腔,所述四棱锥均压腔的锥底面为菱形,所述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在0.75-1之间。
所述棱锥均压腔的深度小于0.5mm。
所述气浮滑块的支撑面开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上开有若干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设于气浮滑块内的真空管路相通。
所述真空腔的深度为0.5mm~6mm。
所述气浮滑块的支撑面开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开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设于气浮滑块内的排气管路相通。
所述气浮滑块的支撑面上设有硬质阳极氧化涂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渐扩的棱锥均压腔腔形,使高压气体经节流孔流入轴承间隙过程中更易沿平行流线流出,从而抑制节流孔附近涡流引发的轴承振动现象,降低微振动对整个运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危害。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实施例1带有两个气浮滑块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带有单个均压腔的气浮滑块的支撑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带有单个气浮滑块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带有四个均压腔的气浮滑块的支撑面示意图;
图5a是现有的矩形截面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流线图;
图5b是现有的矩形截面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流线细节图;
图6a是本发明棱锥截面的均压腔气浮止推轴承流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