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抗菌、抗癌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152.0 | 申请日: | 200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更亮;马正月;田伟;方保岭;王戈;李林波;杨春柳;白立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更亮 |
主分类号: | C07D335/06 | 分类号: | C07D335/06;C07D495/04;A61K31/382;A61K31/4743;A61K31/4162;A61P31/10;A61P3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2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抗菌 抗癌 化合物 及其 衍生物 制备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新型抗菌、抗癌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特别涉及新型抗菌、抗癌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抗菌类、抗癌用途。
背景技术
真菌是一种与宿主细胞有相似结构和生理代谢过程的真核细胞生物,按照真菌引起的感染部位不同,分为浅部菌感染和深部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癣菌引起,如手足癣、头癣、体癣等,目前常以灰霉菌素、制霉菌素、酮康唑等作为治疗药物。深部真菌感染危害大,甚至危机生命,它主要由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等。正常情况下在机体内不引起疾病的真菌,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引发疾病。近年来,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真菌的生物特性,一般抗真菌药物往往在破坏真菌细胞同时,会损伤宿主细胞,再加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陷于两难之境。目前可用于临床的药物寥寥无几。因此,本领域中仍然需要开发和探求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新化合物。
癌症主要是为化学的、物理和生物(真菌毒素、病毒等)的致癌因素所引起。癌症因所在身体部位不一样分为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目前虽然对抗癌药物进行大量研究,如发现了顺铂、长春化碱、长春新碱、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紫杉醇等一系列抗癌活性药物,但是还没有活性好且毒性小或无毒的广谱或窄谱的抗癌药物出现。因此,开发和探求一种高效低毒、具有治疗预防双重功效的广谱和窄谱抗抗癌活行的新化合物,成为当前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细胞死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正常人体组织中,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个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坏死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坏死是细胞对外来伤害的一种被动反应,如局部缺血、高热、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等,均可造成细胞急速死亡。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发生肿胀,最后导致细胞膜破裂和溶解,细胞内前炎症因子等内容物释放,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细胞坏死现象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与细胞坏死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另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素很多,包括体外因素,如射线、药物和病毒感染等;体内因素,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和退行性病变等。目前已知肝癌、结肠癌、肺癌、淋巴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慢性白血病等与细胞凋亡受阻相关。因此,开发和探求一种高效低毒、具有治疗预防诱发性细胞程序死亡和细胞死亡受阻的新化合物,成为当前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通式(I)、(II)、(III)、(III’)、(IV)表示的新型抗菌、抗癌化合物、其衍生物、其立体异构体、其立体异构体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其中Y、Z代表所在环上任意位置的元素,可选自C、O、S、N;当Y、Z为O、S时是二价元素;为N时是三价元素;为C时是四价元素;
虚线表示此键可有可无,当形成双键时相邻的化学键都不能为双键;
k、l为0,1的整数;m、n为0,1,2的整数;
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碘、羟基、氰基、C1-20-烃基、C1-20-烃基氧基、C1-20-烃基羰基、C1-20-烃基羰基氧基。条件是R1、R2、R3、R4、R5、R6、R7、R8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其中当上述基团中含有烃基部分时,所述烃基部分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卤素原子取代;
R9选自C1-20-烃基,所述烃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卤素原子取代;
R10选自氢、C1-20-烃基、C1-20-烃基氧基、C1-20-烃基羰基、C1-20-烃基羰基氧基;
R11、R12选自烃基、芳基、杂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更亮,未经杨更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电镜样品台及扫描电镜
- 下一篇: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