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地霉生产低温中性脂肪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572.9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红;姚斌;石玉瑚;孟昆;欧阳平凯;袁铁铮;古丽尼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20 | 分类号: | C12N9/2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地 生产 低温 中性 脂肪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人于2007年4月13日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低温中性脂肪酶及产生该酶的白地霉”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7年4月13日,申请号为200710100487.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低温中性脂肪酶及产生该酶的白地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及其产物酶领域,特别是涉及从高寒地区分离获得产生低温中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及其由该菌株产生的新型低温中性脂肪酶。
背景技术
低温微生物是研究在低温条件下生物适应性的极好材料,而且也是获得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催化能力的低温酶类的最佳来源。有关低温酶的最早报道是在1984年,Kobori等从南极地区筛选的菌种中成功检测到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观察到该酶在低温时的高比活力和高温时的迅速失活的特性。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随着世界能源紧缺,石油价格上涨,节能降耗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低温酶的研究才因此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海洋和极地环境下的低温微生物及其低温酶,而对于内陆高寒地区、冰川冻土的研究较少。新疆是我国西北内陆省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其中干旱和低温是其两个显著的特点,这样的特殊环境下蕴藏着大量丰富的低温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该地区低温微生物资源及其相应的低温酶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脂肪酶(Lipase,EC3.1.1.3,甘油酯水解酶)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酶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脂肪酶三大类。其中,微生物脂肪酶因其容易生产、易于扩大等特点以及对脂肪类物质专一性的分解特性,使其在洗涤、食品加工、皮革加工、有机合成化工产品、香料、药物制备、油脂加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世界主要工业用酶制剂之一。脂肪酶已从多种不同的微生物中分离如青霉(黄建忠等,工业微生物,25(3):1~5,1995)、白地霉(谢舜珍,微生物学报,26(3):260~264,1986)、根霉菌(金其荣等,工业微生物,25(1):17~20,1995)、类产碱假单胞菌(吴松刚等,微生物学报,37(1):32~39)、假单胞菌(Kotsuka等,美国专利US Patent5846801,1998年12月8日)、假丝酵母等(William等,Microbial Enzymes and Biotechnology,应用科学出版社出版,225~247,1983)。其中多数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50℃左右,在低温时酶活力很低。而低温脂肪酶具有的最适酶活温度低,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等特点,在某些领域有着中温脂肪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低温脂肪酶应用于有关的工业生产可简化生产工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种类多,但是来源不同的脂肪酶具有多方面不同的性质,从而导致微生物脂肪酶各具特色的应用范围,因此低温酶的应用前景广阔,需要持续不断地开发新特性脂肪酶以更好地满足工业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力控制型料位自动探测仪
- 下一篇:无机保温承重砌块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