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3903.9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一元;臼井拓也;石井英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T8/58 | 分类号: | B60T8/58;B60T8/64;F16D55/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制动装置中,在由于车辆的急转弯而在车轮上作用较 大的负荷时,会发生所谓回跳,即盘式制动器的圆盘转子歪斜而将制动块向 后退的方向按压,盘式制动器的活塞等按压机构向离开圆盘转子的方向移 动。此外,由于在不平路面上行驶等原因,使车轮及其周边部件激烈振动而 使制动钳位移,制动块与圆盘转子接触,由此会产生回跳。在发生这种回跳 时,由于制动块间隙增大而降低了制动装置的响应性,此外,由于圆盘转子 与制动块的不规则接触,容易使它们偏磨损,这些都成为问题。
在此,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针对回跳,公开了一种通过保持制动钳的 活塞位置来防止制动块间隙的增大,并以此防止制动装置的响应性降低的技 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493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盘式制动器 的按压机构向离开圆盘转子的方向移动的回跳现象,如果保持制动钳的按压 机构的位置,则圆盘转子会与制动块不规则地接触,助长圆盘转子与制动块 的偏磨损,可能成为制动颤振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装置,能够防 止由于盘式制动器的按压机构向离开圆盘转子的方向移动的回跳引起的响 应性的降低,同时防止圆盘转子与制动块的偏磨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具有制动机构和控制装置,该制 动机构使向车辆的圆盘转子按压制动块的按压机构动作,该控制装置根据制 动踏板的操作控制该制动机构,或者可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无关地控制所 述制动机构,
该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检出装置,其在非制动过程中检出所述按 压机构向离开所述圆盘转子的方向移动而进行离开移动的状况,在基于该检 出装置检出所述按压机构进行离开移动后,在引起该离开移动的因素消除 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制动机构使所述按压机构接近所述圆盘转子。
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在发生回跳,即盘式制动器的按压机构向离开 圆盘转子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通过允许制动块的后退来防止制动块及圆盘转 子的偏磨损。此外,在引起回跳的因素被消除时,能够使制动块的按压机构 前进来防止响应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大致构造的框图。
图2为示出在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中,由于回跳引起的盘式制动器的活 塞移动量与车辆的横向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图。
图3为示出在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中,液压泵电机的输出量与盘式制动 器的活塞移动量之间关系的图。
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控制器中的回跳控制部的控制流程 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大致构造的框图。
图6为示出在图5所示的制动装置中,控制器的回跳控制部进行的控制 的时间图。
图7为示出在5所示的制动装置中,由于回跳引起的盘式制动器的活塞 移动量与液压缸内的液压之间关系的图。
图8为示出图5所示的制动装置的控制器中的回跳控制部的控制的流程 图。
图9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中控制器的回跳控制部 进行的控制的时间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控制器中的回跳控制 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大致构造的框图。
图12为将图1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盘式制动器放大示出的纵剖面图。
图13为在图11所示的制动装置中控制器的回跳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时 间图。
图14为示出图1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控制器中的回跳控制部的控制的流 程图。
图15为在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中控制器的回跳控制 部进行的控制的时间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控制器中的回跳控制 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制动装置,4、主缸,7、液压泵电机,10、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6、 活塞,14、控制器,17、制动块,18、圆盘转子,19、制动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水印与主采样率相匹配
- 下一篇:用于PC安全性的增强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