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气体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5999.2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富成 |
主分类号: | C25B1/06 | 分类号: | C25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水有效地产生氢氧气的氢氧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氢氧气体发生器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即,在安装正、负电极的电解槽内加入含有少量电解质的水并接通直流电源,使其产生无公害的能源资源即氢氧气。此时氢气和氧气按2∶1的摩尔百分比生成,在负电极的表面生成气泡形态的氢气,而在正电极的表面生成气泡形态的氧气。由此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经混合后成为可燃烧的混合气体。由于氢气和氧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物,所以作为环保型能源资源而受到广泛关注。
但相对于施加给负电极和正电极的电能而言,所生成的氢氧气的量过少,不得不在所生成的氢氧气中混合丙烷气等辅助燃料,从而导致了其经济性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作为出发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投入的电能可以增大所产生的氢氧气的量,进而可确保其经济性的氢氧气体发生器。
本发明提供的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一定内径的金属材质管构件;插在管构件的内部的绝缘管;电极板组件,其插在绝缘管的内部且由多个第一电极板、多个第二电极板、多个环状隔离构件以及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组成,其中,在第一电极板的中央孔上部形成有第一大孔、而在其下部形成有第一小孔。在第二电极板的中央孔上部形成有第二小孔、而在其下部形成有第二大孔,环状隔离构件则安装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第一电极棒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经排列之后,在第一大孔和第二小孔、以及第一小孔和第二大孔分别对齐的状态下插入第一小孔中,而第二电极棒则插入第二小孔中;前盖,其安装在管构件的前方,其中央形成有前方流水孔,在前方流水孔的上下端各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贯通插入其中;后盖,其安装在管构件的后方,其中央形成有后方流水孔,在后方流水孔的上下端各有第三贯通孔、第四贯通孔,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贯通插入其中;绝缘衬垫,其连接在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第四贯通孔,且插有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散热装置,其套在前盖、后盖之间的管构件上且形成有多个散热销。
本发明提供的氢氧气体发生器,相对所投入的电能而言,可以提升所产生氢氧气的量,即使不添加丙烷气等辅助燃料也能实现燃烧,从而可以确保其经济性。
而且,以气泡形态生成的氢气及氧气易于从电极上脱离,结果可以扩大产生电解的电极有效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氢氧气体发生器具有可以提高电解效率的作用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氢氧气体发生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剖切的氢氧气体发生器的整体剖视图。
<附图主要部位符号说明>
10...管构件 10a、10b...前法兰盘、后法兰盘
20...绝缘管 30...电极板组件
31...第一电极板 31a...中央孔
31b...第一大孔 31c...第一小孔
32...第二电极板 32a...中央孔
32b...第二大孔 32c...第二小孔
33...环状隔离构件
34、35...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
34a、35a...螺纹 37...端子连接螺栓
37a...连接螺杆 37b...连接螺栓头
40...前盖 41...前方流水孔
44、45...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
46...前密封装置
46a...前衬垫 46b...前垫圈
56...后密封装置 56a...后衬垫
56b...后垫圈 47、57...绝缘衬垫
47a、57a...衬垫体 47b、57b...衬垫法兰盘
50...后盖 51...后方流水孔
54、55...第三贯通孔、第四贯通孔
60...散热装置 61...散热管
62...散热销 70...第一导热层
80...第二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富成,未经黄富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5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层地质界面仪器钻探感应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