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及组合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6772.X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傅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膜特种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3;C02F1/24;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 处理 方法 组合 系统 | ||
1.一种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包括电化学、气浮分离和膜分离集成的一体化的预处理装置和反渗透膜装置的组合处理系统中处理焦化废水,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焦化废水自下而上进入电絮凝反应区,使所述焦化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降低30~50%,色度去除40~70%;
2)经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处理的电絮凝出水进入气浮沉淀分离区,与溶气水接触,使所述电絮凝出水中的90%以上的悬浮物与水体分离,转化为浮渣和底泥排出;
3)经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处理的气浮出水进入布置有分离膜组件的膜分离区,使所述气浮出水中的包括悬浮物和胶体成分的杂质与水体分离开;
4)经所述膜分离区处理的膜分离出水接入反渗透膜装置进一步纯化为可以回用的产水;
其中,所述电絮凝反应区、气浮沉淀分离区和膜分离区一体化设置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体化的预处理装置中,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包括接触室、分离室、浮渣收集槽、底泥收集室;经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处理的电絮凝出水通过溢流口流入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的接触室;在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内,所述电絮凝出水与溶气水在接触室逆流接触后进入所述分离室,浮渣流入所述浮渣收集槽外排,底泥经所述底泥收集室外排;所述气浮出水自流入所述膜分离区,经所述分离膜组件,通过膜抽吸泵的作用分离得到所述膜分离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膜分离区处理的膜分离出水经膜抽吸泵引入中间缓冲槽,再泵入反渗透膜装置,得到浓水和电导率低于100μs/cm、CODCr小于30mg/L、氨氮含量低于1mg/L的产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离出水经中间缓冲槽,依次进入增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提升压力后,泵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膜分离区处理的膜分离出水经膜抽吸泵直接接入反渗透膜装置,通过反渗透膜装置的分离,得到浓水和电导率在100μs/cm以下的产水。
6.根据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产水回用至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所述浓水直接用于熄焦。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反应区的接电电极采用不腐蚀的电极,且与高频脉冲电源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沉淀分离区的分离室设置斜板分离区,所述电絮凝出水从所述斜板分离区上部进入,其中的悬浮物逐渐沉降至所述斜板分离区的斜板上并沿斜板向下滑动,从斜板分离区流出后,所述电絮凝出水向上流出,悬浮物成为底泥,经底泥收集槽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采用部分溶气气浮,溶气气压为0.1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采用浸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且所述的膜组件的操作参数为:跨膜压差控制在30kPa以下,单位膜面积上的通量为15~30L/(m2.h)。
11.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焦化废水为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其中COD为200~600mg/L;氨氮含量为10~50mg/L。
12.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预处理装置中,所述焦化废水在所述电絮凝反应区的停留时间为1min~5min,所述电絮凝出水在所述气浮沉淀分离区的停留时间为10min~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膜特种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凯膜特种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7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尿病管理单元、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灰竹炭负离子保健鼠标垫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