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气体浓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8804.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南雅和;井上正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堀场STEC |
主分类号: | C23C16/448 | 分类号: | C23C16/448;C23C16/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气体 浓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载气导入到贮槽内所收纳的材料中并使材料气 化的材料气化系统中,对所述气化后的材料气体浓度进行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材料气化系统中的材料气体的浓度控制系统可以列举以下 系统,此种系统包括:质量流量控制器(massflow controller),设置在 导入载气(carriergas)的导入管;恒温槽(constant temperature bath), 用来将蓄积材料液体的贮槽(tank)保持为恒温;以及压力计(pressure meter),设置在将材料气体和载气的混合气体导出的导出管上,用来测量 混合气体的压力、即总压(total pressure)。
所述系统是通过将材料液体保持为固定温度,而可始终以饱和蒸气压 (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使材料液体气化(gasification),并使 材料气体的分压(partial pressure)达到固定,再利用质量流量控制器 来控制载气的流量,以使由压力计所测量的总压达到固定。据此,气体的 浓度通过分压/总压来表示,分压及总压固定,故认为气体的浓度即材料 气体的浓度也必然达到固定。
但是,即便利用恒温槽将贮槽保持为恒温,但因材料液体气化时的气 化热会使温度降低,导致饱和蒸气压产生变化,所以材料气体的分压会产 生变化而偏离预期浓度。而且,因材料液体量的变化等,鼓泡(bubbling) 下的载气和材料液体接触的时间或状态也会产生变化,使得材料气体不会 气化达到饱和蒸气压为止,最终材料气体的分压产生变化而偏离预期的浓 度。
另外,即便可始终以饱和蒸气压使材料液体进行气化,但需要从某一 浓度变化成其他浓度时,则必须改变贮槽内的温度后,改变饱和蒸气压。 为了改变贮槽内的温度,通常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所以导致材料气体的 浓度控制的响应性(responsibility)变差。
而且,为了进行材料气体的浓度控制,如上所述必须在导入管和导出 管两者上预先设置设备,使得装置的安装工序数量增多或者极其费事。
[专利文献1]美国公开专利公报2007/025409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2578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研究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气 体浓度控制装置,此材料气体浓度控制装置最初并非以通过将贮槽保持为 恒温等而可将材料气体的分压保持固定为前提开发研制,而是即便材料气 体的分压产生变动,也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材料气体的浓度保持固定,且 响应性优异,可易于安装在材料气化系统中进行浓度控制。
即,本发明的材料气体浓度控制装置用于材料气化系统,所述材料气 化系统包括:贮槽,收纳材料;导入管,将使被收纳的材料气化的载气导 入所述贮槽;以及导出管,从所述贮槽中导出材料气化而成的材料气体及 所述载气的混合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基体, 具有连接于所述导出管,用来使所述混合气体流动的内部流路;浓度测量 部,对在所述内部流路中流动的混合气体中的材料气体的浓度进行测量; 以及第1阀,在所述浓度测量部的下游,将由所述浓度测量部测量的测量 浓度调节为预定的设定浓度;且,所述浓度测量部及所述第1阀安装在所 述基体上。
根据此种装置,可以利用浓度测量部来测量混合气体中材料气体的浓 度,且可以利用第1阀来调节测量浓度,使其达到预定的设定浓度,所以 当贮槽内材料液体并未以饱和蒸气压进行气化时、或者鼓泡状态产生变化 时等,材料气体的产生量发生变动后,也可以将浓度保持固定而不受此变 动的影响。
换句话说,即便不通过控制贮槽内的温度等来将材料液体的气化量保 持固定,也可以将混合气体的浓度保持固定。
此外,和通过控制贮槽内的温度来控制材料气体量的方法相比,由于 利用第1阀来调节混合气体中材料气体的浓度,所以并不存在等待温度变 化的时间,故时间延迟小,可响应性优异地进行材料气体浓度的控制。
另外,由于所述第1阀设置在所述浓度测量部的下游,因此所述浓度 测量部可以准确地测量受到第1阀调节影响之前的浓度、即贮槽内的浓度。 所以,能够准确地掌握应该如何操作第1阀以调节成预定的设定浓度,因 而,也可以高精度地进行材料气体浓度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堀场STEC,未经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堀场STE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