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PCR步移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14350.7 申请日: 2009-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1812494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罗鹏;苏婷;任春华;胡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P19/34 分类号: C12P19/34;C12R1/63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地址: 510301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cr 试剂盒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已知DNA片段侧翼未知序列的克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PCR 步移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而言,获取已知DNA序列侧翼未知序列是 一项经常面临的重要任务。比如: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分析T-DNA插入位点; 了解细菌转座子插入位点及携带的外源基因;根据已知的部分基因片段获取全 长的基因;功能基因启动子分析等。传统的获取已知DNA序列侧翼未知序列的 方法是构建文库,然后对文库进行大量筛选。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成本 高,而且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构建文库的质量。因此,基于PCR技术的基因组步 移(PCR步移)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目标。目前已经被使用的方法包括:反向PCR、 接头PCR、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尽管这些方法在各自领域都有比较 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各自的缺陷。在PCR操作前, 反向PCR、接头PCR需先对基因组进行酶切,然后进行连接(分子内成环或酶 切片段与接头引物连接),两种方法对提取基因组的质量要求很高。由于侧翼序 列的未知性通常需要对多个内切酶进行筛选,因此具有盲目性;分子内成环以 及接头连接效率也是构建能用于下一步PCR步移模板的制约因素。因此实际操 作中,一个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往往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反而增加了操 作时间和耗费。源于半随机引物PCR方法的Tail-PCR是目前在植物基因组应用 非常广泛的扩增未知侧翼片段的方法。但是Tail-PCR设置程序复杂,为了得到 持续稳定且正确的PCR产物,需要对程序条件进行反复设置。此外采用有简并 碱基末端的引物以及Tail-PCR设置程序本身固有的限制,都致使这种方法不能 获得长的侧翼未知片段并且产物具有较多的假阳性。总概上述方法,均存在操 作繁琐、非特异性片段较多、一次步移片段短(小于1.5Kb)的缺陷。这些缺 陷均限制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获取侧翼未知序列是经常面临的工作。因 此十分有必要探索新的简单、快速、高效PCR步移方法,并开发成商业化的试 剂盒,广泛应用于各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长PCR 步移试剂盒。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长PCR步移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阐明上述长PCR步移试剂盒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长PCR步移试剂盒,包括:(1)试剂A:其中,每9.25~12.5μL试剂 A中包含10mmol/L的dNTP(dATP、dTTP、dGTP、dCTP)1~3μL,25mmol/L MgCl23~4μL,10×PCR缓冲液5μL及LA Taq酶0.25~0.5μL;(2)试剂B: ddH2O5~20mL;(3)试剂C:琼脂糖5~20g;(4)试剂D:6×PCR上样缓冲 液1~5mL;(5)试剂E:核酸染料20~100μL;(6)试剂F:50×电泳缓冲液 10~20mL;(7)引物11条,序列如SEQ ID NO:1~11所示,每条各10~50μL。

上述6×PCR上样缓冲液的成分为:EDTA20~30mmol/L,甘油30~40体积%, 二甲苯青0.0004~0.0008g/ml和溴酚蓝0.0004~0.0006g/ml。

上述50×电泳缓冲液中,每1L 50×电泳缓冲液中含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42g, EDTA37.2g,醋酸57.1mL。

本发明长步移试剂盒的使用方法由两轮PCR及后续的测序组成,具体步骤 如下:

(1)DNA提取,提取方法为常规方法,对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纯度没有严 格要求,对基因组的物种来源没有限制;

(2)第一轮长PCR步移:根据已知的DNA序列设计与其互补的上游引物 P,长18~22bp,浓度为1~2μmol/L,当反应体系为25μL时,加入试剂A4.2~6.25μL, 上游引物P0.5~1.0μL,DNA模板0.5~2.0μL,余量为试剂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4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