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限位的电动弯曲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15999.0 申请日: 200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116931A 公开(公告)日: 2011-07-06
发明(设计)人: 王华林;华立芳;陈尧松;王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 王华林
主分类号: G02B23/24 分类号: G02B23/24;G05D3/12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俞润体;黄娟
地址: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限位 电动 弯曲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业镜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观察内部结构的工业镜的双限位的电动弯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某些工件空腔内的结构进行观察,而由于受工件结构的限制,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结构,通常工程技术人员都借助工业镜对工件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在中国专利中发明名称为:电动弯曲内窥镜,公开号为:CN101548872A,其具有:用于插入管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其具有能弯曲动作的弯曲部;驱动单元,其与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生成使弯曲部弯曲动作的驱动力;以及操作单元,其能够由操作者保持,用于至少对弯曲部的弯曲动作进行操作,驱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分别具有驱动单元侧电接点部和操作单元侧电接点部,这两个电接点部能够通过驱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在连接分离轴方向的相对接近、离开而相互连接、分离,并且,驱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具有能够使驱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在连接分离轴方向上相互卡定、解除卡定的卡定机构。但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控制比较繁琐,不能自动回中。而现有的具有回中功能的弯曲装置一般采用手动回中,现时的手动弯曲方式需要使弯曲部回中时只能用手旋转手轮大概估计回中的位置来进行回中,回中位置不精确,回中操作不直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结构和控制比较简单,能实现电气和机械的双重控制,稳定性好,能够自动回中且回中位置准确的双限位电动弯曲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弯曲装置的结构和控制复杂,不能实现自动回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机械构件所受冲击力小,不需要锁紧机构进行锁紧定位的双限位电动弯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弯曲装置中机械构件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使用寿命短,需要利用锁紧机构锁紧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双限位的电动弯曲装置,包括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连接有弯曲部,所述的弯曲部上连接有拉紧的牵引索,所述的牵引索固定在轮毂上,所述的轮毂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转轴通过安装在固定板上的电机驱动,在所述的转轴上还套接有与轮毂同步旋转的转盘,所述的转盘极限位置不大于轮毂的极限位置;在转盘的外设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传感器和电机通过电缆连接有控制线路板,所述的控制线路板内的控制单元包括正向限位控制子单元、反向限位控制子单元和回中控制子单元。在弯曲部处于回中状态时,牵引索处于拉紧状态,当电机带动转轴正反向旋转时,轮毂正反向旋转,由于拉紧的牵引索固定在轮毂上,牵引索的一端张力减小另一端张力加大,从而拉动弯曲部左右弯转。转盘和轮毂同步旋转,在转盘外设置传感器,从而判定转盘旋转的方向及旋转到什么位置,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线路板内的位置识别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内的正向、反向和回中控制子单元来驱动电机正反转,从而带动轮毂正向反向旋转,固定在轮毂上的牵引索带动弯曲部弯曲,完成弯曲部的弯曲动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的回中。当使用具有本装置的手持式电动弯曲工业镜进行工作时,由于工业镜有可进入物体内腔中观察并可进行弯曲来调节观察范围的特性,要取出时,如弯曲部还呈弯曲状态,强行退出则会损坏。此时,应用自动回中功能,便能极好地保护装置的完好性。由控制单元通过位置识别单元识别转盘位置,再判断微型电机是该正向旋转还是该反向旋转,使转盘达到中位位置,以完成自动回中的动作。利用转盘的形状位置来进行电气控制的自动回中功能,使得装置电气化、自动化,更加合理化。转盘的极限位置不大于轮毂的极限位置,保证了电气限位先于机械限位发生或者两者同时发生,电气限位与机械限位的结合保障了装置限位效果的稳定性,从而保护了机械零件,使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减小,延长了使用寿命。

牵引索可以直接固定在轮毂上,也可以套接在轮毂的外圆周表面设置的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的轮毂上设有凹槽,在所述的轮毂外罩设有碗座。牵引索套接在凹槽上,方便将牵引索固定在轮毂上,同时在轮毂外设置碗座,将轮毂和牵引索都罩在碗座内,防止牵引索从轮毂的凹槽内逃出,防止长期使用牵引索和轮毂受到外部环境和粉尘的影响,提高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林,未经王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