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载水溶性物质的基质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6060.6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魏清荣;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水溶性 物质 基质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装载水溶性物质的基质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有负电荷的天然多糖聚电解质溶于浓度为0.01~0.1mol/L的含碳酸根的无机盐水溶液中,搅拌下与浓度为0.001~0.01mol/L的含锰无机盐水溶液相混合,离子型天然多糖聚电解质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25~5mg/mL,搅拌反应0.1~20min,离心收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1~3次,得到内部结合有天然多糖聚电解质的杂化MnCO3胶体微粒模板;
(2)将步骤(1)制得的杂化MnCO3胶体微粒模板分散在NaCl浓度为0.1~1mol/L的负电性聚电解质溶液中,负电性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5mg/mL;5~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以去离子水重新分散后再离心收集沉淀,如此反复水洗1~3次,得到第一层包覆有负电性聚电解质层的杂化MnCO3胶体微粒,再将该胶体微粒分散在NaCl浓度为0.1~1mol/L的正电性聚电解质溶液中,正电性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5mg/mL;5~30min后离心收集胶体微粒,以去离子水重新分散后再离心收集沉淀物,反复用水洗1~3次,完成了第二层为正电性聚电解质层的包覆;重复以上过程,按要求的层数将负电性和正电性聚电解质交替层层吸附组装,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胶体微粒,通过溶解或分解去除杂化微粒的MnCO3成分,就得到内部预先充填有带负电荷的天然多糖聚电解质基质的微胶囊;
(3)在温度4~40℃,将步骤(2)所制得的基质型微胶囊分散在浓度为0.1~20mg/mL的水溶性物质的溶液中,共孵育0.5~12h,将客体水溶性物质装载到微胶囊内;
其中,含锰无机盐为硫酸锰或氯化锰;含碳酸根无机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或碳酸钠中的任一种;杂化MnCO3胶体微粒模板中的天然多糖聚电解质为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硫酸葡聚糖、肝素钠、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或壳聚糖中的任一种;微胶囊囊壁膜所用的聚电解质材料为负电性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海藻酸、硫酸葡聚糖、透明质酸、肝素钠、硫酸软骨素或硫酸角质素中的任一种;正电性聚电解质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壳聚糖、鱼精蛋白或胶原蛋白中的任一种;
杂化MnCO3胶体微粒模板中的MnCO3成份的去除,用盐酸溶解或用乙二胺四乙酸络合分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水溶性物质的基质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海藻酸钠/MnCO3杂化微粒模板上制备的微胶囊[(海藻酸钠)/(海藻酸/壳聚糖)5],完成装载后,加入浓度为0.01~0.1mol/L的CaCl2溶液50~500uL,孵育10~60min,对该载药后的微胶囊进行交联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水溶性物质的基质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物质为罗丹明、聚烯丙基铵盐酸盐、肌红蛋白、白蛋白、鱼精蛋白、干扰素、溶菌酶、胰岛素、白介素11及其它白介素、促生长多肽激素、重组生长激素、促滤泡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胸腺肽、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降钙素、骨粘连蛋白、骨钙素、脲素、脲酶、聚赖氨酸、聚组氨酸或聚精氨酸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0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执行化验和生物分子反应的便携式摇动器
- 下一篇:电动语音场地教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