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2416.7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宝山 |
主分类号: | B62M1/02 | 分类号: | B62M1/02;B62J1/00;B62J1/08;B62J1/28;B62K1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 ||
本申请是发明专利申请200810042727.0(申请日:2008年9月10日,名称:一种 自行车)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可变形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行车使用方式单一,人车关系固化,不能满足人们以其健身和娱乐的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许多人在努力,如运动型、迷际型、山地型、越野型、跑车型、折叠型、表 演型等等,纯代步的自行车已经助动化。名目虽多,但使用上并不存在什么区别,人们 的需求仍未表现在车中,依然是仅以到达为目的的技术。未来的自行车是怎样的,不能 从车上找答案,应从人入手解决。车的核心是动力,自行车的动力是特别的,是有乐趣 有技能、有表现欲和征服感的人,而且已经是并不追求到达,只是需要过程本身的人。要 按这样的“动力”来配备相应的结构,凸显过程中娱乐性和趣味性的需求,要以人改车, 以现代和未来的人改过去的车。实际上在众多的玩车现象中,人的技能、个性、希望、乐趣已 经展示、体现出来啦,剩下的就是用新的结构给予支持,用变化给予扩展。
专利号为ZL00249063.3的“踏轮式自行车的驱动轴”于2001年5月16日被授予 专利,是已放弃权利的自有技术,因其符合本发明的创意而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可变形的自行车。变形的目的是让使用者不 受固定结构的限制,可在多个部位及一定范围内有自己的选择,其变形所要解决的问题 是,确定其可独立变化的部位及方式,它包括:
a.车把本身应能满足前后位的选择。
b.车架须分为可翻转的上、下结构,使把、坐与两轮换位,其下为主车架,其上为把坐 架。
c.转向轮架应能多角度的使用。
d.驱动轮架应能多角度的使用。
e.驱动轮本身改变行进朝向的问题。
f.车坐应有较多的位置变化。
g.车梯须在多角度上选择支撑,以应对前后起伏的不同斜度。
须解决的问题还包括:车架上部的把坐架与转向轮架之间可离合,双向的 转向控制问题;转向轮架本身可变角的转向传动问题;转向轮架一端的车体应有 起落的变化;转向轮架须设置保险叉;车坐的前后支撑、定位、及靠背的结构问 题;各独立变化的部位其定向、定角、定位的结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由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问题a的技术方案是:车把由左、右把手和转向把杆组成,所述左、右把手 设有定角夹,所述左、右把手其把柄的另端分别与转向把杆可变角的联接,使左、 右把手其把柄可前后向位移的变角,由定角夹按需夹紧定角。
即在车把的左、右把手其与转向把杆联接端的下部分别设有竖轴,在转向把 杆其顶部设置两个竖向的轴孔,左、右把手其竖轴分别设置在两轴孔内。
并在转向把杆其两竖向轴孔中间的前后面上,设有相通的夹块口,该夹块口 与两侧轴孔部份相交;所述定角夹设置在夹块口内,它包括两个夹块和一个双头 螺杆,所述两夹块其各自的中间设有对合螺孔,两夹块的两侧设有朝向左、右把 手竖轴的内凹弧面,并分别贴于其前后,由双头螺杆联接两夹块,所述双头螺杆 设有扳口,其双头的螺纹分为左、右旋向,并与两夹块的对合螺孔相配。
问题b的技术方案是:车架由把坐架和主车架组成,所述把坐架可翻转的联 接在主车架的上部,所述把坐架其内设有双向的转向控制装置。
所述把坐架可翻转的联接在主车架的上部,是在把坐架的中部设置一下垂的 螺杆,在主车架中部其内设置一圆螺母,其两侧设有挡卡,该挡卡依托主车架为 圆螺母轴向定位,所述下垂的螺杆与圆螺母联接,通过扭转圆螺母推升起把坐架 后使之翻转。
所述圆螺母其下设有棘轮,并在其外设有扳手,该扳手的套环挂在棘轮外, 扳手内设有棘爪、小轮、小轮杆、弹簧;所述棘轮是以多个孔为齿槽,以两孔之 间为齿的一种特别棘轮,所述棘爪为圆柱状,其棘爪头设有延伸至肩部的弧形斜 面,另端设有槽口,所述小轮在扳手的后部露出,所述小轮杆其一端联接小轮, 另一端穿过弹簧插在棘爪的槽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宝山,未经姚宝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处理牛仔布涂料染色方法及所用设备
- 下一篇:拍摄装置以及脸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