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淮山酱油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3230.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永辉 |
主分类号: | A23L1/238 | 分类号: | A23L1/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酱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现有的酱油,一般采用豆类粉、小麦粉、水发酵制作而成,口 味、营养比较局限。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味佳,营养丰富配以保健药膳物 品制作的酱油的生产方法。
所述的淮山,即山药,又名怀山,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保健蔬菜,其块茎 富含淀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碘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磷、锌等, 同时含有的皂甙、胆碱以及粘液蛋白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脂肪肝、降血糖作 用。国家卫生部2002年将它列为药食兼用物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原料预处理:将鲜淮山清洗,刮去外表皮,切成0.3~0.5cm片段;
(2)发酵:预处理后的鲜淮山与大豆混合进行蒸熟,冷至室温后拌入小麦粉 后接种进行固态发酵;
(3)、二次发酵:将12%浓度的盐水加入经步骤(2)发酵处理的物料中,进一 步发酵,然后提取液体,即得成品。
所述的淮山酱油生产方法,其鲜淮山与大豆、面粉的原料重量比为0.5~2∶ 1∶0.2~0.5。
实施例:
将10公斤大豆淘洗后,加入1.3倍清水浸泡9小时,称取鲜淮山刮去外皮, 切成0.3~0.5cm厚圆片15公斤,按鲜淮山∶大豆1.5∶1的比例上笼蒸熟,冷 至室温,拌入4公斤面粉。按常规制酱油的工艺进行混合、接种、固态发酵, 发酵时间为45小时,温度为55℃,然后加入45公斤12%的盐水进行二次发酵, 在温度60、70、80℃下,由低温到高温发酵3天。后用常规制造酱油生产工艺 方法,进行抽提、过滤、调配、灭菌,即得浓度为20~22波美度成品淮山酱油。
本发明产品色泽褚红,富有光泽,酱香浓郁、咸甜味鲜,适用于菜肴烹制、 调馅、冷碟拌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永辉,未经汪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