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频RFID读写器中的高线性度低噪声下混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019.9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汪飞;袁超;郭胜强;许静;张秋晶;何海珍;郭小蓉;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4 | 分类号: | H03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频 rfid 读写 中的 线性 噪声 混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中的基于Gilbert结构的混频器,特别是一种具有高线性度和低噪声的混频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
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将RFID系统分为:1)低频系统:工作频率一般为30∽300KHz,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KHz、133KHz;2)中高频系统:工作频率一般为3∽30MHz,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3)超高频和微波系统:工作频率一般为300MHz∽3GHz或大于3GHz,其典型的工作频率为:433.92MHz、840∽960MHz、2.45GHz和5.8GHz。
随着对阅读距离、防碰撞性能以及抗邻道干扰等要求的提高,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而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作为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必然在未来的超高频射频识别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图1为超高频RFID读写器接收机中的前端电路,可以看出,下混频器是超高频RFID读写器中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Radio frequency)转换成一个较低频率的信号,称为中频信号(Intermediate frequency)。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收发机前端电路不断提出更高要求:高的工作频率、低电压、低功耗、高度集成。在超高频RFID读写器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存在严重的自干扰,且各读写器之间也存在邻道干扰,因此设计高线性度、高灵敏度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有效的拟制自干扰和邻道干扰,而接收机的线性度和灵敏度主要由下混频器决定,因此高线性度、低噪声、高增益、低电压和低功耗等成为混频器的重要指标,但这些指标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线性度和增益就是两个矛盾的指标,线性度提高是以增益的下降为代价的,而低电压的工作条件将很可能引起噪声的升高。
因此设计出一种具有高线性度、低噪声的下混频器,与此同时也要获得相对较高的增益,并且低电压低功耗一直都是在电路设计中所要追求的指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一种高线性度低噪声的下混频器,该混频器在原有的Gilbert结构的混频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保持Gilbert混频器的优点的同时实现高线性度低噪声的特性。且该混频器的工作电压为1.2V,功耗低,符合低电压低功耗的标准,在简化结构、降低功耗、噪声抑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下混频器:在输入端采用二阶交调电流注入结构,以提高混频器的线性度;在输出端采用动态电流注入法,以降低混频器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超高频RFID读写器接收机中的前端电路。
图2是二阶交调注入结构图。
图3是动态电流注入结构图。
图4是提出的混频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二阶交调电流注入结构,管子在静态工作点的小信号输出电流可以用泰勒级数表示为:
id=g1(vg-vs)+g2(vg-vs)2+g3(vg-vs)3+...... (1)
其中gi代表管子的i阶跨导系数,vg和vs分别代表管子栅极和源极电压。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两个不同角频率但是幅度相同的信号ω1、ω2输入时,我们再注入一个低频、大小为2x*cos(ω1-ω2)t的二阶交调电流,则有
ip+in=2x*cos(ω1-ω2)t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