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1547.1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宫金良;张彦斐;魏修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5/00 | 分类号: | F16H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同步 协调 重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
背景技术
冗余驱动技术能够实现多个机械输入信号同时作用,而保持只有一个机械信号输出的驱 动技术。由于采用多个机械信号同时输入,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单个驱动源的功率,改善整个 系统的受力情况,同时在输出端实现重载驱动。目前多数丝杠驱动系统均采用单丝杠驱动, 如果直接在滑鞍中连接两个丝杠,由于必须保持驱动电机的转动同步,因此对控制系统设计 要求精度极高,而且可靠性仍然无法保障。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类似的机械传动系统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申请号为03129765.X、99116004.5、200720037365.7、200480012223.4、 200610083827.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冗余输入驱动器及其用途”、“多点驱动多轴同步绕 线方法及设备”、“双丝杆同步驱动机构”、“具有同步驱动单元的挤压设备和用于同步驱 动的方法”、“双直线电机冗余同步驱动的T型工作台”。上述解决方案均针对双驱动系统 设计,同时存在结构复杂,驱动载荷较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采用三输入驱动方案实现高速、高加速、大 承载力的输出,并且允许三个驱动元件非同步驱动的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其技术方案 为:
一种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协调杆、工作台和底座,其 中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三个不共线的导向柱,每个导向柱上均套装一滑块,滑块和导向 柱形成移动副,连接块的上端面通过三条相同的支链与滑块连接,每条支链均包含转动副、 定长杆和第一球铰,定长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球铰和连接块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和滑块相 连,连接块的下端面通过第二球铰连接于协调杆的一端,协调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铰和导 向杆连接,导向杆与底座形成移动副,工作台固定在导向杆的底部。
所述的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三个不共线的导向柱构成正三角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1)将三个机械输入信号转换为一个重载输出信号, 便于通过多个小功率设备实现高速重载输出,能有效降低成本;(2)三个机械输入信号之间 可以实现同步驱动,也允许非同步驱动,避免了由于驱动误差引起的强制性机械系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柱2、滑块3、转动副4、定长杆5、第一球铰6、连接块7、 第二球铰8、协调杆9、第三球铰10、导向杆11、底座12、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1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三个不共线的导向柱1,三个导向 柱1构成正三角形。每个导向柱1上均套装一滑块2,滑块2和导向柱1形成移动副,连接 块6的上端面通过三条相同的支链与滑块2连接,每条支链均包含转动副3、定长杆4和第 一球铰5,定长杆4的一端通过第一球铰5和连接块6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副3和滑块2 相连,连接块6的下端面通过第二球铰7连接协调杆8的一端,协调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三 球铰9和导向杆10连接,导向杆10与底座11形成移动副,导向杆10的底部固定有工作台 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书桌
- 下一篇:一种可消毒义齿放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