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大孔介孔材料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制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262.7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伦嘉;王彦强;亢宇;赵思源;田宇;孙竹芳;冯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B01J35/10;C07C69/58;C07C6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孔介孔 材料 负载 三氟甲磺酸锌 催化剂 制法 应用 | ||
1.一种在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SBA-Zn(OTf)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介孔材料为孔径在10nm~14nm的SBA-15介孔材料,在所述的大孔介孔材料SBA-15的外表面和内孔道负载三氟甲磺酸锌。
2.权利要求1所述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加入到盐酸水溶液中,按摩尔投料比计,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水∶氯化氢=1∶9000~15000∶100~500,在25℃~60℃温度下搅拌至溶解;
(2)在上一步所得溶液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在25℃~60℃温度下搅拌25分钟以上;按摩尔投料比计,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正硅酸乙酯投料比为1∶30~70;
(3)将上步所得溶液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在90℃~180℃温度下晶化10小时~40小时;
(4)将晶化后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大孔介孔材料原粉;
(5)将所得大孔介孔材料原粉用乙醇在90℃~120℃温度下洗涤10小时~40小时,脱除模版剂,得到大孔介孔材料;
(6)将上步所得的大孔介孔材料与丙酮、三氟甲磺酸锌共同放入密闭反应容器中,按质量投料比计,介孔材料∶丙酮∶三氟甲磺酸锌=1∶10~50∶0.1~10,在25℃~150℃条件下搅拌1小时~72小时;
(7)将产物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后,固体在25℃~200℃下真空干燥1~24小时,得到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大孔介孔材料固体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步所述的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是美国化学文摘登记号为9003-11-6的物质,其平均分子量Mn=5800。
4.权利要求1所述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在制备油酸甲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器中加入油酸和甲醇,并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按质量投料比计,油酸∶甲醇∶催化剂=1∶0.1~2∶0.1~0.3;
(2)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1小时~7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固液分离;
(3)将得到的液相产物精馏分离,得到产物油酸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孔介孔材料SBA-15上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催化剂在制备油酸甲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第(2)步离心分离得到的固相产物,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24小时,得到回收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2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