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微囊藻毒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7553.8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夏玥穜;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微囊藻 毒素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将8μg微囊藻毒素-LR的单克隆抗体与由4μmol联乙炔制备得到的聚联乙炔囊泡在pH=7.4 10mM磷酸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偶联物;
所述聚联乙炔囊泡的制备方法如下:在pH=7.4 10mM磷酸缓冲液中,将联乙炔超声处理;然后在254nm、60w的紫外灯下照射1-2分钟,得到聚联乙炔囊泡;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为:超声功率为800w,每间隔10s工作一次,工作20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偶联物在检测微囊藻毒素-LR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