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告警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8000.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焦丽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告警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终端告警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宽带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不同领域,基于宽带的业务类型也随着宽带技术的普及日益丰富,终端的能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其中,像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机顶盒、视频监控的PU(Premise Unit,前端单元)等一部分业务,需要将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终端设备)部署到用户侧才能开展。当CPE部署在用户侧或者网关之后时,由于CPE的灵活性,所以其并不总是实时在线,所以传统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不能满足此类设备的管理需求。
为了实现对如上所述终端设备的管理,DSL Forum(数字用户线路论坛)提出了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终端广域网管理协议)。在TR069中,DSL Forum针对不同类型的CPE定义了数据模型,例如:对STB(Set Top Box,机顶盒),定义了TR135(TR069管理的机顶盒数据模型);对家庭网关,定义了TR098(TR069管理的家庭网管数据模型);还针对通用设备定义了通用数据模型(如:TR106)。由于DSLForum的整个数据模型中不包含终端的告警功能,在大量终端告警的情况下,通常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错。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DSL Forum的标准中由于未定义终端的告警流程,同时也未定义终端的相关告警节点,所以现有的DSL Forum标准不能实现终端告警功能:虽然国内有些厂家通过自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终端告警,但这种方式不仅开发工作量大,而且在与国际厂家对接时不具备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告警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了对终端告警上报的自动处理,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告警的处理方法,包括:
向网管服务器发送告警请求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告警节点信息;
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请求消息返回的告警响应消息,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中包含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节点信息确定的告警处理策略;
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告警终端,包括:
告警发起模块,用于向网管服务器发送告警请求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告警节点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请求消息返回的告警响应消息,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中包含网络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节点信息确定的告警处理策略;
告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告警的响应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终端的告警请求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告警节点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根据所述告警请求消息确定的告警响应消息,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告警节点信息确定的告警处理策略,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管服务器,包括: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的告警请求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告警节点信息;
告警响应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根据所述告警请求消息确定的告警响应消息,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中包含根据所述告警节点信息确定的告警处理策略,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告警的处理系统,包括:
告警终端,用于向网管服务器发送告警请求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告警节点信息;
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请求消息返回的告警响应消息,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中包含网络服务器根据所述告警节点信息确定的告警处理策略;
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终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告警终端发送的所述告警请求消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告警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处理告警。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机轮系布置
- 下一篇:大马力拖拉机前驱动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