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打样校色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293.1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李海峰;王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54 | 分类号: | H04N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打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码打样校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已存储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与第一颜色数据值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对应的第一颜色数据值;
根据所述对应的第一颜色数据值生成色靶图,获取所述色靶图对应的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
判断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与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间的误差是否超出预设的误差范围,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为:由源设备根据已存储的第二颜色数据值与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的与其接收的第二颜色数据值对应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对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进行修正,并获取修正后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
若否,结束校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颜色数据值为青品黄CMY值或青品黄黑CMYK值或青品黄黑绿橙CMYKGO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对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进行修正,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与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的差值,并获取所述差值与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修正系数不大于所述差值与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的商;
计算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与所述乘积的和,获得修正后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包括亮度L、色度a、色度b时,根据L、a、b对色度渐变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修正系数与对色度渐变的影响成反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L、a、b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出现色度反弹时,对于反弹项进行反向补偿修正。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拟纸白数码打样方式时,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采用绝对客观视觉色度值。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模拟纸白数码打样方式时,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采用相对客观视觉色度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对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进行修正时,在色靶图中根据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与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间的误差分配色块数,所述误差越大,为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分配的色块数越多。
9.一种数码打样校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判断单元、修正单元和结束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已存储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与第一颜色数据值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对应的第一颜色数据值;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的第一颜色数据值生成色靶图,获取所述色靶图对应的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与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间的误差是否超出预设的误差范围,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为:由源设备根据已存储的第二颜色数据值与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的与其接收的第二颜色数据值对应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若是,触发所述修正单元,若否,触发所述结束单元;
所述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对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进行修正;
所述结束单元,用于结束校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单元进一步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与所述第二客观视觉色度值的差值,并获取所述差值与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修正系数不大于所述差值与所述目标客观视觉色度值的商;计算所述当前获取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与所述乘积的和,获得修正后的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客观视觉色度值包括亮度L、色度a、色度b时,根据L、a、b对色度渐变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修正系数与对色度渐变的影响成反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单元进一步用于:当L、a、b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出现色度反弹时,对于反弹项进行反向补偿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2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投影机电脑
- 下一篇:两线制智能仪表电压可调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