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响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465.5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7/00 | 分类号: | G10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响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模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响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声音特效算法即利用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通过改变声音的时域或频域 特性,来改变声音的特性或特点,从而模拟一些特定的声源类型和声场环境, 满足特定需求的方法。
Reverb混响算法是用来模拟声场环境的,比如浴室,电影院,体育场等, 通过混响算法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图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混响环境 下的冲击响应。混响算法是通过算法构造滤波器,去模拟不同声场环境的冲击 响应。混响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屋子混响的持续时间都在1s以上,如果 音乐的采样频率为44.1k赫兹,那么如果用简单的fir滤波器来实现这个混响, 需要至少44100阶的滤波器,这个计算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常常采用带反 馈的滤波器组来模拟不同声场环境的冲击响应。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目前的 混响模型只能较为粗略的模拟几类环境特性,比如:电影院,体育场,教堂等。 每个类别的环境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混响模型,不能突出不同场景的特色,也就 是说不能区分法兰西大球场和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不同,也无法感受悉尼歌剧院 与维也纳金色大厅各自的特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响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 模拟特定场景的混响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响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确定混响模型待优化的的参数序列以及所述参数序列的目标函数;
将所述参数序列作为遗传算法的输入,所述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 度函数,组成搜索空间,求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
根据所述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构建混响模型。
其中,所述确定混响模型待优化的的参数序列以及所述参数序列的目标函 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建立混响模型,所述混响模型包括至少六个滤波器单元,每个滤波器单元 有4个参数(pi,Di,gi,ai),其中pi为第i个滤波器单元的起始位置,Di为 第i个滤波器单元的延时长度,gi为第i个滤波器单元的增益因子,ai为第i 个滤波器单元的低通滤波系数,所述混响模型的输出为y(n),其中,所述参 数满足约束条件0<p1<p2<p3<p4<N,pi+di<N,0<gi<1,0<ai<1,其中N为所述 混响模型的延时线总长度。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混响模型的参数序列以及所述参数序列的目标函数的 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混响模型的所有滤波器单元的参数组合 (p1,d1,g1,a1,p2,d2,g2,a2,...,p6,d6,g6,a6,...)为所述混响模型的参数系列;
采集特定场景的混响冲击响应h(n),并将设为所述参数序 列的目标函数,其中L为h(n)的长度。
其中,所述将所述参数序列作为遗传算法的输入,所述目标函数作为遗传 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组成搜索空间,求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的步骤包 括:
初始化基因选择概率;
A、根据所述基因选择概率对所述参数序列中的每个参数进行比特编码, 将编码后的一个参数序列作为一个个体,产生一个以上个体;
B、对所述一个以上个体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参数序列,计算各个满足 所述约束条件的参数序列的目标函数值,将参数序列的目标函数值作为对应个 体的适应度,找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个体;
C、根据所述具有最佳适应度的个体,更新基因选择概率,并将进化代数 加一;
重复所述步骤A~C,直至出现达到预设适应度的个体或达到预设的进化 代数,并求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
其中,所述求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的步骤包括:
对达到预设适应度的个体进行解码,将对应的参数序列作为具有最佳适应 度的参数序列;或
在达到预设的进化代数之后,对所有进化代中适应度最高的个体进行解 码,将对应的参数序列作为具有最佳适应度的参数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响模型生成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混响模型待优化的的参数序列以及所述参数序列的目 标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基板图层的涂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绕组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