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行无数据辅助时钟恢复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629.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彧;万晓峰;杨再初;张国敬;邱松;杨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数据 辅助 时钟 恢复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并行无数据辅助时钟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RAM或FIFO中;
S2.在数据存储到RAM的同时,执行并行循环Gardner算法,从 所述RAM中读取数据,进行时钟恢复;
S3.执行并行Gardner算法,从所述FIFO中读取数据,进行时钟 恢复;
S4.输出最终时钟恢复数据;
在步骤S1中,将前NR个符号数据存储到所述RAM中,从第 NR+1个符号数据开始,将剩余符号数据存储到所述FIFO中;
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初始化并行循环Gardner算法的各参数,设定读取次数;
S22.从所述RAM中读取数据;
S23.内插输入控制;
S24.插值运算;
S25.内插输出控制及丢点处理;
S26.m倍抽取,输出只包含零点及最佳采样点的数据;
S27.计算时钟误差;
S28.环路滤波;
S29.内插控制;
S210.若达到设定的读取次数,结束时钟恢复,否则,返回步骤 S22;
在步骤S22中,从所述RAM中正反相间读取数据,每次读取 NP个符号数据作为一个数据组输出,同时标识发生正反转换的数据 组,并记录正向或反向最后一个数据在所述标识的数据组中的位置;
在步骤S23中,内插输入控制的方法为:接收从所述RAM中读 取的数据,更新数据缓存区,然后输出NP路数据,每路数据包括NI 个符号,NI为参与插值运算的数据数;
在步骤S24中,进行NP路并行插值运算,输出NP个插值后数据;
在步骤S25中,内插输出控制的方法为:将NP个插值后的有效 数据写入执行内插输出控制的单元的FIFO中,若所述执行内插输出 控制的单元的FIFO中写入的有效数据长度大于等于NP,则并行输出 NP个数据,否则不输出数据,所述丢点处理在正反转换处完成;
在步骤S27中,采用并行算法同时计算多路误差,输出多路误差 的和;
在步骤S29中,根据上一个数据组插值后数据是否跳点、以及本 数据组是否发生正反转换来计算内插控制参数,并标识每一路插值计 算数据是否有效;
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
S31.初始化并行Gardner算法的各参数;
S32.从所述FIFO中读取数据;
S33.内插输入控制;
S34.插值运算;
S35.内插输出控制;
S36.m倍抽取,输出只包含零点及最佳采样点的数据;
S37.计算时钟误差;
S38.环路滤波;
S39.内插控制;
S310.若FIFO为空,则时钟恢复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从所述FIFO中按顺序读取数据,每次读取NP个符号数据作为一个数据组输出,直至所述FIFO为空;
在步骤S33中,内插输入控制的方法为:接收从所述FIFO中读 取的数据,更新数据缓存区,然后输出NP路数据,每路数据包括NI个符号,NI为参与插值运算的数据数;
在步骤S34中,进行NP路并行插值运算,输出NP个插值后数据;
在步骤S35中,内插输出控制的方法为:将所述NP个插值后有 效数据写入执行内插输出控制的单元的FIFO中,若所述执行内插输 出控制的单元的FIFO中写入的有效数据长度大于等于NP,则并行输 出NP个数据,否则不输出数据;
在步骤S37中,采用并行算法同时计算多路误差,输出多路误差 的和;
在步骤S39中,根据上一个数据组插值后数据是否跳点计算内插 控制参数,并标识每一路插值计算数据是否为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6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