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行无数据辅助时钟恢复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629.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彧;万晓峰;杨再初;张国敬;邱松;杨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数据 辅助 时钟 恢复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无数据辅助时钟恢复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高。例如,随着遥感卫星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图像数据量越来越大,下一代卫星的最高传输速率将达到1Gbps以上。综合考虑成本及功耗等因素,采用并行处理算法以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已经成为常用的技术手段。Gardner算法是在BPSK/QPSK调制方式下常用的无数据辅助时钟恢复算法,在QPSK调制方式下该算法对载波频偏不敏感,使得载波恢复可以位于时钟恢复之后,在速率较低的符号速率下进行,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ardner算法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置初值,插值估值整数部分m0=0,插值估值分数部分μ0=0。
步骤2:进行插值运算
这里Ts为采样速率,hI(t)为插值函数,一般选择Cubic插值函数。
步骤3:m倍抽取,保证使用最佳采样点及零点进行时钟误差检测。
步骤4:计算时钟误差,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