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车驾驶室及带有此种驾驶室的卡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2031.7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波;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浩君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驾驶室 带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车技术领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车驾驶室、以及带有所述驾驶室的卡车。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卡车(包括重型卡车和轻型卡车),其驾驶室由前围、侧围和后围连接围合而成,从而形成一个薄壁腔体结构。所述前围、侧围和后围都是由内板和外板拼焊而成,大体成平板状。从而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卡车驾驶员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在发生卡车之间的高速追尾时,卡车驾驶室时常被挤扁,而造成驾驶员逃生困难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卡车驾驶室及带有该驾驶室的卡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卡车驾驶室强度不高而在交通事故中驾驶室易变形导致乘员逃生困难甚至死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所述卡车驾驶室包括: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左侧的第一A柱、第一B柱和第一C柱,以及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右侧的第二A柱、第二B柱和第二C柱;前围,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前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A柱相连接;后围,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后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C柱相连接;上围圈,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上部,并分别与所述前围、后围以及所述第一A柱、第一B柱、第一C柱及第二A柱、第二B柱、第二C柱相连接,以及下围圈,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前围、后围以及所述第一A柱、第一B柱、第一C柱及第二A柱、第二B柱、第二C柱相连接。
所述两组A柱、B柱和C柱与所述上围圈和所述下围圈相互连接成一个笼式骨架,从而可以为整个卡车驾驶室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撑。在正面碰撞、顶压压溃、后部挤压这三种交通事故工况当中,所述笼式骨架能够承受和分解冲击力,均匀匹配各个受力部件的能量分布,防止卡车驾驶室发生严重变形,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减少卡车交通事故伤亡率有巨大意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卡车驾驶室的卡车。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卡车驾驶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卡车驾驶室在承受正面碰撞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卡车驾驶室在顶部压溃工况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中A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中A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中B柱和C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中B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中C柱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卡车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卡车驾驶室包括: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左右两侧的两组A柱11、B柱12以及C柱13;前围14,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前侧,并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A柱11相连接;后围15,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后侧,并分别与两个C柱13相连接;上围圈17,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上部,并分别与前围14、后围15以及所述两组A柱11、B柱12及C柱13相连接;以及下围圈18,其位于所述卡车驾驶室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前围、后围以及所述两组A柱、B柱及C柱相连接。
所述两组A柱、B柱和C柱与所述上围圈和所述下围圈相互连接成一个笼式骨架,从而可以为整个卡车驾驶室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撑。在正面碰撞、顶压压溃、后部挤压这三种交通事故工况当中,所述笼式骨架能够承受和分解冲击力,均匀匹配各个受力部件的能量分布(例如参见图3和图4),防止卡车驾驶室发生严重变形,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从而如上文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对减少卡车交通事故伤亡率有巨大意义。
为了便于支撑驾驶室内的乘员,驾驶室还包括与下围圈18相连接的地板16。地板16的形状大致平坦,也可以根据需要(例如避让下方设置的发动机)而呈现高低起伏。前围14包括前挡风玻璃(图中未示出),用于驾驶室乘员观察车辆前方。在A柱和B柱之间可以设置车门。此外,如本领域内所公知的,可以在驾驶室内设置座椅、音响等其它装置。在B柱与C柱之间也可以设置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洗分布器
- 下一篇:一种可产生多个超窄脉冲的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