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服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231.2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潭秋;袁修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郑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服 冷却系统 | ||
1.一种防护服冷却系统,包括躯干冷却装置和头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冷却装置包括内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设置于所述内衬与所述制冷材料之间,所述循环管路回路内设有循环流动的液体;
所述躯干冷却装置包括内衬、循环管路及制冷材料,所述循环管路设置于所述内衬与所述制冷材料之间,所述循环管路回路内设有可流动的液体;
所述头部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与所述躯干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相互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冷却装置与头部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相连导通,且该循环管路内设有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冷却装置与头部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相互隔离断开;所述头部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回路内设有泵;所述躯干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回路内设有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材料为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冷却装置包括前冷却装置和后冷却装置;所述前冷却装置包括可拆卸的相变材料制冷单元,所述相变材料制冷单元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后冷却装置包括包括内衬、循环管路及制冷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冷却装置包括前冷却装置和后冷却装置;所述前冷却装置和后冷却装置包括内衬、循环管路及制冷材料,且所述前冷却装置和后冷却装置的循环管路相连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制冷材料紧密贴靠。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为直径2-3毫米的PVC柔性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离心泵,所述离心泵设有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