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锌中氯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2709.1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宇;童坚;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中氯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锌中氯量的测定方法,属于冶金产品中氯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氧化锌中氯量的测定方法有氯化银比浊法和硝酸汞滴定法,但氯化银比浊法不适用于常量范围的氯量的测定,结果极易偏低,且方法的精度不能满足氧化锌中氯量的测定要求;硝酸汞滴定法的滴定终点不易判断,容易出现返终点的现象,且涉及使用含汞的非环保试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单易行,且干扰少、精度好,且能很好的满足氧化锌中氯量(质量分数1%~10%)测定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且干扰少、精度好,能很好的满足氧化锌中氯量(质量分数1%~10%)测定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锌中氯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0.3~0.5质量份的氧化锌试样于烧杯中,用水吹洗杯壁,加入3~4质量份硝酸,水浴加热至试样完全分解,取下冷却;称取0.1~0.15质量份纯银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和2质量份硝酸,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冷却后,将其转移至溶解氧化锌试样的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2)在烧杯中加入磁转子,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插入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搅拌下用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消耗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氯的质量分数。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浴加热温度为60~80℃。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银的纯度为大于等于99.9%。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的浓度为12~14mol/L。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水的量为至溶液总量约为60~80质量份,优选为70质量份。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过量加入纯银,使过量的银与试样中氯的摩尔比为0.25~2。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定为采用电位滴定法。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氯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为:
式中:
m1——加入纯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c——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消耗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35.453——氯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107.868——银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0——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称取0.1质量份纯银(w(Ag)>99.9%)于150mL烧杯中,加入2质量份硝酸,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冷却,加入水至溶液体积约为60~80质量份。在烧杯中加入磁转子,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插入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搅拌下用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消耗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有益效果:
本方法干扰少、精度好,能很好的满足氧化锌中氯量(质量分数1%~10%)测定的要求。本方法简单易操作,精密度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氯质量分数w(Cl)=3.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