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结构和具有该支撑结构的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2841.2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明;李艳林;白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0 | 分类号: | B66C5/00;B66C23/78;B66C2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李慧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结构 具有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和具有这种支撑结构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当起重机在软地面进行吊装作业时,采用支撑基础,将起重机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在基础上。由于支撑基础是固定的,且支撑面积有限,为提高施工效率,在定位调整时,需要竖直支腿与地面的相对运动,即要求竖直支腿绕回转立柱的转动和沿水平支腿的平移运动。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现有技术的支撑结构中,水平支腿采用套筒式结构,通过水平支腿自身的伸缩来实现竖直支腿的平移动作(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中所示的套筒式结构虽然能够实现上述平移运动,但是这种结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套筒两段之间为满足承载要求,存在一定的重合部分,由于重合部分受到的载荷较大,因此对重合部分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导致重合部分重量增大;此外,重合部分也导致制造用料的增加、加工成本的提高和整个机构重量的增大。在需要承载的载荷较大时,这些问题也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致力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支撑机构,要求该机构在实现对支撑点的定位调整的同时,采用更加简单优化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包括:回转立柱;多条水平支腿,其一端分别围绕回转立柱的周向表面铰接于其上;多条竖直支腿,其上端各自连接至水平支腿中相应的一个支腿,其下端各自连接至一支腿盘;以及支撑基础,承载支腿盘,特别地,每个水平支腿上均设置有滑轨,并且每个竖直支腿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动部,以使每个竖直支腿能够相对于相应的水平支腿移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该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水平支腿和竖直支腿之间的第一致动机构,以驱动每个竖直支腿相对于相应的水平支腿移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第一致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每个水平支腿上的水平油缸,水平油缸的油缸套与相应的水平支腿铰接,水平油缸的活塞杆与相应的滑动部铰接。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在回转立柱和水平支腿之间的第二致动机构,以驱动水平支腿围绕回转立柱转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第二致动机构包括摆动油缸,其油缸套与回转立柱铰接,其活塞杆与相应的水平支腿的中部铰接。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滑轨具有多条,对称布置在水平支腿的远离回转立柱的一端的各个表面上。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滑动部为固定至竖直支腿上端的围绕轨道的滑套。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其中,水平支腿和竖直支腿的数量均为四条。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特别地,该起重机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首先,采用滑动式的定位调整机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水平支腿的套筒式结构(如图1A和图1B所示),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机械而言,例如滩涂起重机,这大大简化了水平支腿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减少制造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个机构的承载能力。
其次,水平支腿和支腿盘通过油缸的伸缩,产生相对位移,实现了对支撑点的定位调整,提高了施工效率。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的套筒式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水平支腿为伸长状态;
图1B为现有技术的套筒式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水平支腿为缩短状态;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滑动式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竖直支腿移动至滑轨的靠近回转立柱的一侧;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竖直支腿移动至滑轨的远离回转立柱的一侧;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定位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注意,下文仅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特征进行说明,对于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发现的技术特征,这里就不赘述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