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及其连接方法和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6547.9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隆司;岩坪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F28F19/04;F16L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制 连接 部件 结构 及其 方法 热交换器 | ||
1.一种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
铝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铝制的第二连接部件中间隔着钎剂焊料被接合,在包含所述钎剂焊料露出的钎焊面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表面形成有勃姆石皮膜,在所述勃姆石皮膜的表面形成有特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涂装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钎焊面和所述勃姆石皮膜之间,具有除去了随着所述钎焊产生的钎剂的研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接合部的端部的所述研磨面的厚度逐渐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的端部的所述研磨面为锥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锥面的薄的前端部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成直角的平面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的端部的所述研磨面,其剖面为逐渐隆起的圆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具有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中配合有二元酸分子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管状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用于所述管状连接部件插入的插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第一管状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管状连接部件插入的插入部的第二管状连接部件。
10.一种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包括:
将铝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铝制的第二连接部件中间隔着不溶性钎剂焊料层叠进行钎焊接合的工序;
在钎焊接合的工序之后除去随着钎焊产生的钎剂的工序;
在包含所述焊料露出的钎焊面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表面形成勃姆石皮膜的工序;
在所述勃姆石皮膜的表面形成特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涂装膜的工序;
在形成所述涂装膜的工序之后干燥所述特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涂装膜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除去所述钎剂的工序中,通过研磨除去所述钎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研磨除去所述钎剂的工序中,通过研磨工具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和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平行的方向上的移动来进行研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研磨除去所述钎剂的工序,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表面被水浸湿的状态下进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表面被水浸湿的状态下进行的所述通过研磨除去所述钎剂的工序在水中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的温度为接近沸点的温度。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具有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中配合有二元酸分子的结构。
17.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由内部流动致冷剂的多个致冷剂管连接而成的连接结构体,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体,所述致冷剂管为所述铝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铝制的第二连接部件。
18.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由内部流动致冷剂的多个致冷剂管连接而成的连接结构体,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交换器通过如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铝制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连接,所述致冷剂管为所述铝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铝制的第二连接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5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