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7043.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3 | 分类号: | H01L25/13;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陈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晶粒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开始商品化以来,由于具有寿命长、耗电量少、发热度小,所以其应用范围遍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项用品,如家电制品及各式仪器的指示灯或光源等。近年来,因多色彩及高亮度化的发展,应用范围更朝向户外显示器发展,例如大型户外显示广告牌及交通号志灯。
如图1所示,一种公知的发光装置1包括一电路板11、多个发光二极管12及一连接器13。所述发光二极管12设置在电路板11上,连接器13设置在电路板11的边缘且可利用多个导线131与其它电子组件(例如另一电路板)电性连接,也可通过导线131将驱动讯号传送至电路板11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12发光。
然而,导线131绕过电路板11的侧边,因此在视觉上看起来并不美观。而欲以发光装置1作为显示装置时,由于所述发光二极管12已封装完成,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12之间的间距难以进一步地缩小,因此,也造成发光装置1的分辨率也无法有效提升。
因此,如何跳脱公知窠臼并设计出新架构的发光装置以达到提高显示质量的需求,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升显示质量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及一间隔结构。所述发光单元是二维排列并位在第一基板,各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光二极管晶粒打线接合或覆晶接合在第一基板。间隔结构对应设置在各发光单元的周围。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是一显示装置、一照明装置、一背光模块或一光条。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两相邻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间隔结构间具有一间隙或没有间隙。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连续地或不连续地设置在各发光单元周围。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与所述发光单元中心位置具有一最短距离,而所述间隔结构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最短距离的三倍。
前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具有一遮蔽层,所述遮蔽层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在所述发光单元。
前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的材料包括金属、或合金、或高分子材料、或塑料、或陶瓷或玻璃。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一遮蔽层,所述遮蔽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并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在所述发光单元。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具有一电路层,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与所述电路层电性连接。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具有一图案化层,所述间隔结构设置在所述图案化层。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层的材料包括铜。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板、多个发光单元以及一间隔结构。第一基板具有一基板本体及一图案化层,图案化层设置在基板本体。发光单元是二维排列并位在第一基板,各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晶粒。间隔结构对应设置在各发光单元的周围,并且对位设置在图案化层上,且间隔结构的材料与图案化层的附着力大于间隔结构材料与基板本体的附着力。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两相邻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间隔结构间具有一间隙或没有间隙。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连续地或不连续地设置在各发光单元周围。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与所述发光单元中心位置具有一最短距离,而所述间隔结构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最短距离的三倍。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的材料包括铜或锡。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层的材料包括铜。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高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发光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维持器、集成电路及存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