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化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9562.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付洪全;肖长虹;王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宏益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13/1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全向天线 | ||
1.一种双极化全向天线,包括辐射振子(2)、第一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1)、第一射频 连接器(7)、第二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2)和第二射频连接器(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 射底板(1)、若干金属支撑柱(4)和T型探针(5),其中:所述辐射振子(2)由双面覆铜介 质板加工而成,上层为一分二的馈电功分网络(20),下层为圆形贴片(21),所述馈电功分 网络(20)的第一输出端(202)的末端和第二输出端(203)的末端开路,所述圆形贴片(21) 的外缘圆周上设有槽形的缝隙(211-214),其中,第一纵向缝隙(211)和第二纵向缝隙(212) 位于同一纵轴线上,且所述第一纵向缝隙(211)与第一输出端(202)相垂直,第二纵向缝隙 (212)与第二输出端(203)相垂直,第一横向缝隙(213)和第二横向缝隙(214)位于同一 横轴线上,所述辐射振子(2)通过所述金属支撑柱(4)水平固定在所述反射底板(1)上, 所述T型探针(5)固定在所述反射底板(1)与所述辐射振子(2)之间,所述第一输出同轴 射频电缆(11)内导体的一端穿过所述辐射振子(2)与所述馈电功分网络(20)的输入端(201) 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1)内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射频连接器(7)相连 接,所述第一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1)的外导体与所述圆形贴片(21)焊接在一起,所述T型 探针(5)与所述第二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2)的内导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同轴射频电缆 (12)内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射频连接器(9)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同轴射频电缆(12) 的外导体与所述反射底板(1)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T型探针(5)由覆 铜板加工而成,该覆铜板通过位于其上部的铜条(50)与所述圆形贴片(21)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T型探针(5)替 换为Г型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圆形贴片(21)的直径 d的大小为0.75λ<d<0.85λ,所述第一纵向缝隙(211)和第二纵向缝隙(212)的长度L分 别为0.1λ<L<0.15λ,其中λ为在空气中与天线中心频率相对应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金属支撑柱(4)高度 h为0.1λ<h<0.22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圆形贴片(21)的直径 的大小为d=0.8λ,所述第一纵向缝隙(211)和第二纵向缝隙(212)的长度分别为L=0.12 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柱(4)的高度 为h=0.15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宏益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宏益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5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的量化控制方法和量化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