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0336.2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国;赵玲利;韩传余;杨景华;张朝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F7/42 | 分类号: | G03F7/42;H05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等离子体 自由基 清洗 硅片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利用常压自由基束流清洗光刻胶的新方法,尤指利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所产生的高密度自由基喷射到硅片上清洗光刻胶或其它有机物的一种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电子工业中光刻胶的清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清洗工序占整个制造工序的30%~35%。传统上都是采用湿化学方法来进行光刻胶的清洗的。它具有不可控制、清洗不彻底、需要反复清洗等缺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建立专门的回收处理站。随着新材料的使用和微器件特征尺寸的进一步减小,要求有一种更具选择性、更环保、也更能人为控制的清洗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等离子体干法刻蚀被应用于光刻胶的清洗中。这种技术不但可以清洗化学结构更为复杂的光刻胶,而且不会产生化学废物,干法清洗主要是利用氧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的活性氧与光刻胶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去除光刻胶的目的。过去普遍采用的干法清洗光刻胶工艺都是在真空室里利用低气压氧等离子体来进行清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设备及维护费用高、被处理物体的尺度受真空室腔体限制,操作不方便和时间长等缺点;此外,真空等离子体清洗会不可避免带来部分的离子损伤。
近几年,人们开始在大气压下进行光刻胶清洗的实验设备和工艺研究,但是,目前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都是采用射频放电的形式,工作气体只能是采用氦与氧,或氩与氧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是小于3%。由于大量采用惰性气体,致使工作气体的应用成本很高。
本发明介绍一种新型的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该放电是采用介质阻挡的高电压放电形式,以空气或氧气作为工作气体,产生高密度自由基束流喷射到硅片表面上,来清洗光刻胶和其它有机物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方法是采用一个常压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气体可以采用氧气、氧/氩混合气体或空气来产生高密度的自由基,并在一定气体压力下把放电等离子体区产生的高密度自由基由喷口向外喷出,在硅片衬底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喷射到硅片上的高密度自由基束流与硅片上的光刻胶反应生成CO2和H2O等反应副产物,该反应副产物经由排气罩的管道排出;该高密度的自由基束流还也可以用来去除其它材料表面的有机物和改善表面的亲水性能。
所述的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自由基束流是由介质阻挡的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是由等离子体发生器喷口喷出的不含电子、离子和其它发光成份的自由基束流。
所述的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放电区所产生的自由基是由高压气流携带喷出的。
所述的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等离子体是采用氧气、氧/氩混合气体,或是采用空气作为放电工作气体。
所述的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片衬底的温度是可以被加热到200℃的范围内。
所述的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自由基束流与光刻胶反应生成CO2和H2O等反应副产物,该反应副产物经由排气罩的管道排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新方法,其优点是:1、该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是采用介质阻挡的高压电源实现气体的击穿放电,相同功率的高压电源要比射频电源造价低。2、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氩氧的混合气体放电,还可以利用纯氧,或是空气放电来产生高密度的自由基束流。3、该方法所使用的气体成本低,且产生自由基的密度高。4、该放电气源也可以由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来提供。
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硅片无损伤去胶和有机物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自由基束流清洗硅片方法原理示意图。
请参阅图1,该方法采用一个等离子体发生器,它包括一个高压电极101、包覆高压电极的绝缘材料108、一个地电极102、一个高压电源105、一个供气源104等构成。供气源104所提供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供气导管107与地电极102和包覆高压电极101的绝缘材料108之间的间隙贯通,并在该间隙内产生等离子体放电103和自由基200,该自由基200束流由高压气流携带喷出,在到达硅衬底203上后与其表面的光刻胶20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水等反应副产物202,该反应副产物202再由排气管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