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910256588.6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务波;陈远童;曹荀梅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务波 |
主分类号: | C12P7/44 | 分类号: | C12P7/44;C12R1/7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同步 发酵 十一 生产 二羧酸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微生物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该菌种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92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为发酵种子,在以正十一烷为基质的培养基中同步发酵,生产α,ω-十一碳二元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种子是由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菌株经斜面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基培养,获得一级种子罐的种子;所使用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为10个巴林糖度的麦芽汁加2%琼脂制成;液体培养基为10个巴林的麦芽汁;混合液体种子培养基包含:KH2PO46-12g/L,玉米浆3-8g/L,酵母膏3-8g/L,蔗糖13-38g/L,尿素3-6g/L,自来水配制,自然P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同步发酵过程如下:
发酵培养基的主要组成为:碱金属磷酸盐6-14g/L、氯化钠0.5-2.0g/L、酵母膏1-6g/L、玉米浆3-5g/L、尿素0.5-2.5g/L、硝酸盐5-10g/L、蔗糖10-30g/L、消泡剂400-1200ppm,其中碱金属磷酸盐可从KH2PO4、NaH2PO4、K2HPO4和Na2HPO4中选一种,硝酸盐可从钾或钠盐中选一种;
发酵基质正十一烷烃和发酵培养基在混合发酵液中的用量比例为:10-45%(V/V)的正十一烷烃和55-90%(V/V)发酵培养基;
具体发酵操作方法为:
将发酵种子按发酵培养基量的15-25%(V/V)的用量,接入PH 5.5-9.0的含有10-45%(V/V)正十一烷烃的发酵培养基的混合液中,在PH 5.8-7.5之间,将上述混合物在25-32℃,通气发酵48-160小时;28小时内,PH控制在6.8以下,以菌体生长为主,产酸为副,此时菌株生长光密度OD达到0.4以上,产酸达到18-25g/L,在28-60小时,PH控制在7.3以下,产酸为主,菌体生长为副,此时OD达至0.8左右,产酸达到45-65g/L,从60小时以后,每隔4-6小时用NaOH溶液调一次PH至7.5-8.0,菌体量不再增加,而产酸量继续迅速增加,发酵完成后,将产生的二羧酸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在发酵过程中,补加正烷烃,使发酵液中正烷烃浓度始终≥5%(V/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务波,未经曹务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5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垂直单元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芯片堆迭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