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生产十一碳二羧酸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56588.6 申请日: 2009-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2115767A 公开(公告)日: 2011-07-06
发明(设计)人: 曹务波;陈远童;曹荀梅子 申请(专利权)人: 曹务波
主分类号: C12P7/44 分类号: C12P7/44;C12R1/74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辛向东
地址: 2652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生物 同步 发酵 十一 生产 二羧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同步发酵正烷烃生产长链α,ω-二元酸的方法,尤其是发酵正十一烷(以下简称nC11)高产α,ω-十一碳二羧酸(以下简称DC11)的方法。

背景技术:

C10以上的长链二元酸是化工上合成高级香料、高级尼龙工程塑料、高档服装用尼龙热熔胶、高温电解质、高级涂料、润滑油和耐寒性增塑剂等的重要原料,尤其是十三碳二元酸(DC13)和十五碳二元酸(DC15),它们分别是合成日用香料麝香-T和名贵香料麝香酮的重要原料。

C10以上的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只有少数几种二元酸可以从植物油中裂解制取,例如癸二酸(DC10)可从蓖麻籽油裂解制取;DC13可从菜籽油中抽提出甘油芥酸酯再用臭氧氧化方法生产;DC15可从蒜头果油中的脑神经酸裂解制取。但它们都受农田和气候的限制,远不能满足需要。除DC12以外,化工上至今也还没有经济可行的合成路线和方法。微生物学家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石油中的正构烷烃生产相应链长的二元酸,弥补了化工上的不足,开辟了长链二元酸的新来源。

七十年代以前,各国科学家对微生物发酵生产二元酸的研究,只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所产生和积累的二元酸也都是十个碳以下的短链二元酸,七十年代以后,进入应用研究阶段,通过大量的菌种诱变筛选,培育出一批新突变菌株,能从十个碳以上的正烷烃产生和积累与基质链长相同的长链二元酸,并通过不断的培育和代谢调控研究,使每升发酵液中二元酸的积累从开始时的几克、十几克、几十克,提高到目前的一百多克。八十年代以来,二元酸的研究进入小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并出现了几个有实际生产价值的文献。

十一碳二元酸(DC11)是化工上合成尼龙工程塑料、润滑油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料。至今国内外还没有经济可行的化工合成方法。用生物合成法合成生产DC11的报道不多。目前报道的最好的十一碳二元酸的发酵生产结果为:在200m3发酵罐中,发酵时间165小时,发酵液中DC11含量为120.4g/L,烷烃转化率为64.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微生物菌种,以及利用该微生物菌种同步发酵正烷烃生产C10-C18长链α,ω-二元酸的方法,尤其是同步发酵正十一烷烃,高产α,ω-十一碳二元酸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种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是以一株氧化正烷烃生产混合二羧酸的热带假丝酵母【参见《微生物学报》20(1):88-93,1980】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变、筛选培育出来的,具体步骤如下:

接一接种环上述热带假丝酵母菌体,装于25ml麦芽汁液体培养15小时,分别取3ml种液放入灭过菌并带有一个玻璃磁转子的培养皿中,打开培养皿盖,在24W的紫外线灯下16cm处照射1min、2min、3min、4min,不同照射剂量的菌液稀释10-1,在黑暗处放置2小时,用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菌液10-4-10-6,吸取稀释好的菌液0.1m涂布于10个巴林糖度的麦芽汁琼脂培养平板上,每个稀释度涂布3个平板。将涂好的平皿用黑纸包好,置于28℃的培养箱中培养2天,统计致死率。

菌种筛选:以出发菌株为对照,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发酵产酸试验及产酸量检测,筛选出高产α,ω-十一碳二羧酸的菌株,即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ly-1,该菌种能以C10-C18的各种单一正烷烃和混合正烷烃,尤其是正十一烷为基质原料,发酵生产出相应的长链二羧酸。

本发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已于2009年10月1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 209223。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ly-1的生理特性如下:

糖类的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同化:葡萄糖+,半乳糖+,山梨糖-,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务波,未经曹务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