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核苷的前体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767.3 | 申请日: | 200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栋;张凯;叶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73 | 分类号: | C07H19/073;C07H1/00;A61K31/7072;A61P31/12;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苷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脱氧-2’-氟-5-甲基-β-L-阿拉伯糖尿苷(简称L-FMAU)的前体药物及其 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L-FMAU的前体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还 涉及含有L-FMAU的前体药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脱氧-2’-氟-5-甲基-β-L-阿拉伯糖尿苷(1-(2′-Deoxy-2′-fluoro-β -L-arabinofuranosyl)-5-methyluracil简称L-FMAU)是一种有抗病毒作用的L-型核苷。该化合物 的化学名称还可以被称做2’-脱氧-2’-氟-β-L-阿拉伯糖胸苷或者N1-(2’-脱氧-2’-氟-β-L-阿拉 伯糖基)-5-甲基尿嘧啶,其商品名为Clevudine。
中国专利95191415.4,美国专利5,567,688和美国专利5,565,438披露了一系列的有抗乙型 肝炎病毒(HBV)和抗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活性的L-型核苷包括L-FMAU。美国专利 6670342披露了L-FMAU还有抑制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的功能。
根据文献报道,L-FMAU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内代谢的半衰期较短。抗微生物药剂和 化学治疗(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Oct;41(10):2184-7)据报道,L-FMAU在美洲 土拨鼠中的口服吸收不充分,生物利用度较低,只有约20%。另外还有文献报道了L-FMAU 口服吸收很慢,生物利用度(36±13)%低,半衰期较短。
较短的半衰期和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都会影响L-FMAU的临床治疗效果。半衰期短会使 药物的服用间隔缩短,生物利用度低会使得病人服用的剂量增大,加重病人身体代谢的负担 而且也会使药物生产的成本上升。
核苷类药物经过结构修饰后可以得到核苷的前体药物。核苷类药物有多种类型的前体药 物,常见的有核苷的氨基酸酯,核苷的烷氧甲酰基衍生物,核苷的羧酸酯以及磷酸酯。
前体药物往往能够提高母体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 间或者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最常见的核苷的前体药物是核苷的氨基酸酯。已经应用于临床的例子有缬更昔洛韦 (valganciclovir)和缬昔洛韦。缬更昔洛韦是核苷类药物更昔洛韦(ganciclovir)的缬氨酸酯。 口服更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极低(约6~9%)。缬更昔洛韦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为60%,是更 昔洛韦的10倍,并可大大减少更昔洛韦的毒性。缬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左旋缬氨酸酯盐酸盐。 缬昔洛韦在首轮小肠循环和肝脏代谢中转变为阿昔洛韦,转变后阿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为 54%,比口服阿昔洛韦高3~5倍。其他核苷氨基酸酯前体药物的例子可以在下列文献中找到: 抗病毒化学和化学治疗(Antiviral Chemistry & chemotherapy)14:263-270,美国专利US5198539; 分子药物学(Mol Pharm.)2005Mar-Apr;2(2):157-67;药物化学杂志(J Med Chem.)2005 Feb 24;48(4):1274-7;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通讯(Bioorg Med Chem Lett.)2004Mar 8;14(5):1085-7.;药学研究(Pharm Res.)2003Sep;20(9):1381-8。
核苷类药物的另外一种类型的前体药物是烷氧甲酰基衍生物。该类前体药物的一个例子 是抗癌症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烷氧甲酰基衍生物只能被肝脏中一种特异性的羧酸 酯酶(异构酶A)水解形成母体药物,而不能被其他器官中的酶所降解,因此这类前体药物 具有事实上的肝脏靶向性。另外可参考的例子可以在中国专利申请02123469.8中找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变负荷信息远程监测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湿式喷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