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组成型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0991.6 申请日: 2009-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1838663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2
发明(设计)人: 王小元;徐大庆;谭延振;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77 分类号: C12N15/77;C12N15/66
代理公司: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王秀丽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蠡湖大道***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肠杆菌 杆菌 穿梭 组成 表达 载体 及其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组成型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棒状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属于具有中度到高GC含量的放线菌。自人们首次分离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谷氨酸以来(Kinoshita等,1957年),棒状杆菌的三个主要代表: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和乳糖发酵短杆菌,已经被广泛用于生产氨基酸。这里特别指出,通过DNA-DNA杂交实验发现,这三个不同物种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Liebl等,1991)。

由于已累计了大量的关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知识(Eggeling andBott,2005;Burkovski,2008),代谢工程已经取代经典的随机突变,成为棒状杆菌菌种改良的主要策略。

可应用于棒状杆菌的载体系统的构建,是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改良以及棒状杆菌基础研究的基础。目前,已经有一些可以应用于棒状杆菌的表达载体(Eggeling and Bott,2005)。根据不同的棒状杆菌复制子,我们把这些表达载体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pEKEx1和pXMJ19,其复制子来自质粒pBL1;第二组包括pVWEx1和pZ8-1,其复制子来自质粒pHM1519;第三组包括pECTAC-K99,pECTAC-XK99E,pECTAC-XC99E和pECTAC-XT99A,其复制子来自质粒pHM1519;第四组包括pAPE12,其复制子来自质粒pNG2。所有这些载体都有两个缺点:一是在多克隆位点处含有较少的单限制酶酶切位点,另一是基因在lacIq的控制下进行诱导表达,且表达量低。

应用代谢工程进行菌种改良时,我们将经常要共表达来自同一个生物合成或降解途径的多个基因。携带许多限制性内切酶的多基因大片段DNA可能不能被克隆到含较少单限制酶酶切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处(Radmacher等,2002)。此外,在棒状杆菌中,tac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较低(Liebl等,1992;Billman-Jacobe等,1995;Salim等,1997;Xu等,2009),致使插入到载体上的外源基因表达量较低,这限制了工程菌中目标代谢产物的生产。另外,已存在的棒状杆菌中的表达载体大都为诱导型表达载体,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诱导剂IPTG,而IPTG相当昂贵,不适于用做大规模生产目的产品的基因表达诱导剂;乳糖能够用来替代IPTG作为诱导物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棒状杆菌菌株而言,乳糖都不能进入其细胞中(Brabetz等,1991),这也限制了诱导型表达系统在棒状杆菌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我们构建了新型棒状杆菌表达载体,新的载体具有中等强度的启动子tac-M,改善了多克隆位点的切点数目,插入的基因进行组成型表达。作为一个应用例子,我们在黄色短杆菌中成功地应用表达了编码氯霉素酰基转移酶(CAT)的cat基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组成型表达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表达载体包括筛选标记及终止子,其特征在于启动子为来源于棒状杆菌的改造后tac启动子tac-M及位于其后人工合成的多克隆位点L-MCS,命名为pDXW-10。

本发明提供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

表达载体pDXW-10含有一个在棒状杆菌中具有较强转录启动功能的tac-M启动子,从79位到18位。

表达载体pDXW-10含有在大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中具有转录终止功能的终止子rrnBT1T2,分别从8075到8032位,及从7900到7873位。

表达载体pDXW-10含有用于棒状杆菌转化子选择的抗性标记卡那霉素标记抗性基因,从413位到1228位;

表达载体pDXW-10含有使质粒能在棒状杆菌宿主中复制并稳定存在的rep片段,从1635位到4320位。

表达载体pDXW-10含有用于克隆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的74bp多克隆位点L-MCS,从8349位到8275位,包含如下11个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切点EcoRI,NheI,SacI,NcoI,NotI,XhoI,BglII,SacII,AflII,PstI和HindIII,其核苷酸序列为gaattcgcta gcgagctccc atgggcggccgcctcgaggg taccagatct ccgcggctta agctgcagaa gct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